梨形环棱螺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初步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14 09:39:5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本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应用前景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1.1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以中美淡水贝类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国际联合实验室作为平台,依托农业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整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属淡水研究领域的品种、技术、人才优势,开展梨形环棱螺选育基础种群构建、遗传参数估计、选择配组等科研活动,获得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可以用来指导育种进程和育种决策。利用项目科研成果培育出梨形环棱螺新品系或新品种可以为养殖生产提供优质可靠的苗种,提升淡水水体生态养殖水平。同时渔民增收、水体生态保护的目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1研究目标

从数量遗传学角度,基于不完全双列杂交遗传交配设计、遗传分析数学模型和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影响梨形环棱螺生长性状的数量遗传效应,包括加性遗传效应、父本遗传效应、母本遗传效应,进一步阐明梨形环棱螺生长与性别的数量遗传效应关系,对后续选择育种策略提供数据支撑,为育种实践奠定数量遗传理论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3.1研究方法与实验方案

2016年9月至12月,采集不同地域河湖的梨形环棱螺和部分养殖群体的种螺,根据右触角是否弯曲挑选出雌雄亲本,隔离养殖在温水的水泥池中,暂养至12月底,保证雌性亲本体内的受精卵全部吐出幼螺。实验期间,每3至4天进行一次投喂,投喂藻片,记录每次投喂时水泥池的水温。在亲本雌螺全部吐出幼螺后,一段时间之后对其子代进行几个主要的生长参数进行测量。用于相关的遗传计算和估计。并对健壮的子代贴上标签以用来做后续实验的材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四、特色或创新之处

(1)从数量遗传学的角度,将特定的遗传交配设计形式和遗传分析模型及相关的统计分析方法引入梨形环棱螺的遗传育种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有创新,有助于促进采取多学科多方法交叉进行梨形环棱螺的遗传育种研究。

(2)阐明梨形环棱螺的生长性状的数量遗传规律,将为梨形环棱螺的育种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将在梨形环棱螺遗传育种理论上有创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五、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5.1研究计划

2016年9月初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