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论文选题的背景
劳动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是创造物质财富的基础。中国自古以来受儒家思想,教育与劳动生产相分离,劳动在教育中的缺失已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八以来,劳动教育被广泛关注,“劳育”被纳入党的教育方针,为全面落实新时代青年全面发展,教育体系改革为“五育并举”,强化了劳动教育的要求。然而目前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被边缘化,从家庭到社会普遍忽视学生的劳动素质,久而久之劳动教育淡出了学校教育的舞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针对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大中小学劳动课程如何融入思政课程,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与素养,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2)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问题
本文将关键问题聚焦于如何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具体而言,文章将通过以下部分展开研究:劳动教育为什么融入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劳动教育能否融入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劳动教育在融入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有哪些问题?如何解决劳动教育融入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问题?
(2)研究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研究思路
本文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主要研究载体,梳理并分析国内外的相关文献,阐释连续贯彻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意义。本文整体按“理论阐释—研究现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的基本思路展开研究。通过理论研究阐释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课程融合的基本要求和必要性,分析其理论依据,再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苏州市某一所初中开展劳动教育的情况进行调研,研究目前我国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劳动教育和思政课融合现存问题,理清问题根源,提出具体解决措施。
(2)研究方法
4.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9-08-15(01)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全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2214.
[3]孙晓惠.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 才智,2022(5):22-25.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4年3月17日,提交开题报告。
(2)2024年3月20日前设计好调查问卷与访谈问题,与导师商议。
(3)2024年3月30日左右联系好相应调研学校,并发放调查问卷以及进行访谈。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