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支架式教学探究开题报告

 2024-01-17 09:48:3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当下国家新课标有四个突破:强调核心素养,突出学业质量,突出教学规程,突出考试评价。对照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改革落实“要素”的基础上,课堂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新课标》中提出:教育的受众是全体学生,因此新时代课堂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两块基石上,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研究表明,支架式教学在改善传统教师主宰课堂,构建师生互动关系,共同开展课堂活动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支架式教学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满足了双主课堂的诉求,是学生知识积累和能力发展的重要教学手段。

目的及意义: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可以解决小学数学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还可以加强对建构主义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学习和应用,使教师教学更加具有科学性。因此,探究小学数学中的支架式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在此基础上以学定教,在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有利于有效理解知识和发展学习能力的支架,借助支架进一步让学生深层次掌握并拓展学习内容,让学生在教师搭建的支架中拓展思维,主动地去思考去参与学习。同时教师利用好支架式教学可以稳定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更高效地发展数学课堂。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支架式教学的核心概念理论以及策略是什么?通过对支架式教学的探究了解当下教学问题是什么?基于支架式教学的小学数学教学建议有哪些?进行支架式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有哪些以及产生困难的原因是什么?基于支架式教学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具体案例探究。

预期目标:通过该论文探究能够对支架式教学有全面的了解;充分明白为什么要采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完成对支架式教学的难点思考与产生难点的原因思考;通过进行具体的支架式教学内容设计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观察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周欢,基于场依存性认知风格的支架式教学探究[J].《知识经济》2017年17期,149-150.

2. 桑圣美,支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数学》2021年8期,92-9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4年12月16日—12月23日,老师向学生布置论文工作要求,查阅文献;

2、2024年2月20日—2月24日,下达任务书;

3、2月20日 — 3月3日,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按学校规定要求填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