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
小学数学新课标(2022年版)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的学习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活动应注重启发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利用观察、猜测、实验、计算、推理、验证、数据分析、直观想象等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获得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逐步形成核心素养。”由此可见,新课改的顺利实施离不开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离不开互动,课堂互动是课堂中最重要的问题。
国外较早地关注了课堂互动的研究,并且取得了较丰硕的研究成果。直至上个世纪 80 年代末,国内才开始逐渐关注课堂互动的研究。关于课堂互动的研究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侧重于对课堂互动的本质、特征和模式进行研究,具体学科下的课堂互动研究相对较少。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拟通过五个章节对小学数学课堂互动进行阐述
1.第一章绪论,分别从选题背景、国内外综述、研究意义进行阐述;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研读国内外有关课堂互动、小学数学课堂互动研究的文献资料,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
4. 参考文献
[1]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互动教学策略[J]. 陈洁.大众文艺,2017(12)
[2] 课堂师生互动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J]. 张新明.当代教育科学,2017(06)
[3]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讨论的策略[J]. 张海丽.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6)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4年2月20日 ~2024年2月24日,指导老师正式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学生根据任务书要求初步理解毕业论文的目的、要求和任务,准备相关的参考资料;
2、2月20 日 ~ 3月3日,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按学校规定要求填写。开题报告应包括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研究的内容和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及步骤,主要参考文献、进度安排等内容;
3、3月6日 ~ 5月26日,论文写作阶段。在这期间,学生每周应向指导老师至少汇报、交流一次论文进展情况;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