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城南河(上河街段)叙事性景观设计开题报告

 2023-11-27 09:09:1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课题主题为滨水公共景观改造设计,探讨水体与城市文化、宜居生活、生态建设的关系,并进行场地空间叙事性景观改造策略探索。

基地位于南京市浦口区城南河上河街段,基地所在的城南河总长2.8公里,上河阶段长366米,城南河源于老山,流经浦口,汇入长江,自西承接江浦老城的历史人文,向东激发江北新区的研创经济。在城市区域层面,该片区属于江浦老城中心区、江北新区与浦口区共建区范围。从江南文化、城市文化景观设计、公共空间改造、社区更新、线性景观、叙事性景观策略等关键词入手,立足于推动城市空间有序更新、城市环境品质提升、保护山水格局、彰显文化底蕴、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具体落实于梳理滨河空间格局、交通组织,场地设施完善措施,地域性文化景观显性表达,景观设计等技术工作。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1.课题关键:

(1)设计方法

通过对叙事性景观设计的研究背景进行梳理,归纳叙事性景观设计的特征以及研究意义,找出符合国内审美的景观叙事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伴随城市的快速扩张与功能性的提高,居民与城市交流的时间与空间不断被压缩,公园等城市公共空间成为仅剩的居民与城市交流的物质场所。同时,城市的发展带来的改变使城市历史痕迹也被逐渐淡化。而叙事性景观设计所注重的营造故事,通过激发景观使用者的回忆和体验,去创造出具备可读性和感染力,有场所特色的新景观场所,正是有助于人们在公共活动空间的活动和游览中重拾这种文化认同。

叙事性景观作为现代景观发展的一个类型,通过“讲述故事”的方法进行景观设计,在满足景观视觉形象、环境生态绿化的前提下,更注重人们对景观空间在文化、精神等非物质层面上的需求,并在空间表达的设计基础上增加了时间的要素,使景观设计作品与人产生更多交流与共鸣。关于景观叙事的理论方法,通常是通过设置纪念馆、保护历史街区等特定场所,使人们对过去的事物产生回忆[1]从景观参与者的视角去引导景观设计,使场地和参与者建立起良好的“交流”和“对话”,并为叙事景观语言的有效传达提供可参考的引导性,为参与者提供更好的解读、体验与感知途径。而这种设计方法同样可以作用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中。一般认为,现代景观设计包括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三个方面内容[2]。城市公共空间设计面向大众,强调作为主体的人对空间的感受,更加重视大众行为心理,强调场地的参与性与体验性。

景观叙事的本质就在于用叙事的方法来表达实践景观场所,叙事的手法多种多样,而叙事的内容也丰富多彩,历史典故,人类社会行为,自然演变等都可以作为叙事的内容。总结来说,就是建构一个叙事的框架,引导人们去运用这些方法来读懂、来理解故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1)基础资料的调查分析

首先对设计场地,南京市浦口区城南河上河街段,进行调研,了解设计地块周边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发展方向和前景。

通过现场调研或通过电子地形图、卫星地图对场地进行分析,对设计地块及其环境有进行了解。了解场地内的基本特征,提出场地内需要保护利用的积极因素以及需要消除或减轻的消极因素。了解场地周边环境,分析周边城市功能布局、交通组织和设施配套的关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第一至四周:根据选题的要求进行资料的查询、归拢与收集

第五至六:撰写开题报告,对收集的材料进行研究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