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门府南生态绿廊复合公共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开题报告

 2023-11-26 18:58:1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课题背景

目前社会过快的变化导致了城市空间和土地资源过度的滥用和浪费,许多公共空间利用低效,使得城市空间缺乏整体性和内在秩序,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阻碍城市进一步发展。本方案地块位于江苏南通海门南部,为市政府中轴线南侧的核心景观地块。综合定位为新城复合开放空间。所以课题研究城市复合公共空间是为了遏制城市空间的浪费使用,追求土地利用率的效益最大化,使城市内部结构重组,提高城市后续的发展活力。本项目的研究重点是从复合公共空间的角度进行空间设计,做到空间的集约化、多样化。

(二)研究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一)关键问题

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从项目本身的空间复合延展到城市中的空间复合。首先,生态绿廊本身需要将自然、人文、人工三个要素进行融合,将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休憩、观赏、饮食、娱乐、锻炼、文化、教育等行为需求整合汇聚,结合具体地貌及人文特色,形成一个多功能的城市滨水生态绿廊。其次,阐述场地的空间复合的多样性,以及产生的效果。最后,在此基础上将微观的空间复合推演至宏观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复合,对城市的环境、交通、功能等元素进行分析,阐述城市自然生态、城市文化、城市功能等要素之间的层叠交错如何复合成多样化、多元化的城市公共空间,使城市公共空间汇聚成融合各种要素的统一体。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前言

从狭义角度来看,海门府南生态绿廊目前空间功能单一,空间利用十分低效。从广义角度来看,我国目前城市建设发展缺乏内在秩序,如何才能高效利用空间的问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所以,复合公共空间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城市空间复合是在城市功能集聚、土地价值昂贵、人群高度集中的空间节点上倡导多维空间的复合化利用,并融合各城市功能、物质空间实体、人的行为等要素形成平衡的统一体。[]只有通过合理地规划复合公共空间,才能满足城市集约化发展。因此,对于该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一)设计方案

项目本身将从自然、人文、人工三个元素角度入手。自然元素主要体现在水体、地貌和景观植物方面,人文元素则是南南通海门当地的特色文化,人工元素是指堤岸、道路、建筑等硬件设施。

自然与人工的叠合将体现在水体与堤岸、道路、建筑和景观四个方面。围绕水体四周设计的堤岸既能起到防护作用,也能为游客提供观赏价值。环湖道路的设计将串联整个场地,也为健身人士提供了相应的场地。之琳湖附近的建筑错落有致,与湖水交相辉映,同时合理的植物配置也为项目增光添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2023.1.02-2023.1.31 根据选题要求,查询有关于复合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论文资料,收集国内外优秀案例,并且进行整合汇总

2023.1.31-2023.2.3 对归拢后的资料进行分析,撰写开题报告及论文框架

2023.2.3-2023.2.26 着手分析南通海门生态绿廊地块现有条件,搜集国内外相关案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