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设计地块约2.3公顷,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北临南京市人民政府,南北两侧均为北京东路,场地内可看到和平大厦和紫峰大厦遥遥相对,周边有鸡鸣寺、玄武湖、解放门小游园、北极阁等名胜古迹。
交通便捷,有地铁三号线和四号线可直达。
和平公园分为东西两个片区,设计风格不同,整体来看不够协调。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和平公园主要问题在于两块场地风格的不协调,在规划理念和方案中缺乏连贯性,设计理念空洞,因此还应该充分挖掘、提取场地文化精神,通过对场地周边环境的分析,人文历史、发展沿革等相关领域实地系统调研和资源条件分析,提炼城市的发展脉络、文化内核和城市精神。
要有清晰的交通流线,合理安排交通导向、公共艺术陈设、植物、景观雕塑等,以自由的布置使园内的景物通过分割与联系塑造连续流动的整体空间,并保证游憩、观赏的基本功能。
无中心却处处是中心,通过借景、障景等手法,将景观联系起来,打造出形散神不散的园林意境是本课题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公园逐渐成为城市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游憩空间,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等基础户外活动。路易斯芒福德曾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的产物,城市作为文化的载体,不仅仅是建筑、道路、河流、山体的简单集合,更是在空间和时间上记载了文化发展和积淀的过程。城市的生命与性格、记忆与历史蜿蜒在城市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寸草坪、每一道天际轮廓线。因此有着不同历史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城市,它所营造出的景象具有其相应的独特性。在中国城市建设规模逐渐扩大的同时,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也在如火如茶地进行当中。城市公园在一个城市的整体规划与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不仅能够调节与美化城市环境,还能通过公园中的绿化等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可以说城市公园的建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市的文明程度。在如今寸金寸土的城市情况下,想要重新建设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公园并且使之与周围环境相结合,与自然协调统一是我们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研究现状
4. 研究方案
通过研究和平公园的总体规划,从而明确和平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的定位,对园内现状、周边环境以及周边使用人群进行调查分析。深入挖掘南京的地域文化,通过运用地域文化的表达方式及景观改造的原则,把握园林的整体性。
设计的重点在于园林景观整体与部分间的协调,和如何统筹兼顾周边交通环境与园林内部外部风景园林要素。对水体功能空间、建筑功能研究分析,对造型元素进行符号化提炼,从形式美的角度对场地内的铺装设计安排,使得景观设计具备功能性的同时体现文化性,达到园林空间与城市关系的和谐。通过基础的风景园林要素,从植物、水体、铺装、道路和形式入手把东西两园统一起来,形成整体的风格。同时在空间系统中,运用交互设计装置从文化入手,把交互设计装置作为空间规划的点从而形成线与面形成整体。对城市特质的深度挖掘及正确理解有利于创造出独特且具有创造性的景观设施,也能更好地展示城市深层次文化和风貌特征。在促进城市公园更新发展的同时为以后的城市公园景观改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次设计是在和平公园现有基础上进行改造,希望在改造的时能注重整体风格的统一,达到“行散神不散”的效果。同时能彰显出城市文化内涵、景观特色和民族风格等地域文化。深入剖析场地内部外部存在的问题,寻找场地和谐统一的模式及措施,在追寻城市文化的同时又能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并且寻找到可以有效联系或呼应两块场地的景观,为现在城市公园景观注入灵魂和生命力。研究在园林内如何明确主题互相呼应,提炼城市文化特征,设计出促动游客更深的思考及情感回应的交互性景观设施并有利于实现城市公园立体、全面景观系统的构建。
5. 工作计划
五、工作计划
起止日期 工作内容
23.01.02-23.01.29根据选题要求进行资料查询与收集,撰写开题报告 第1-4周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