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开发背景下的南通海门府南生态绿廊公园设计开题报告

 2023-11-26 18:58:1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据研究表明随着中国城市化迅速推进,随之带来资源透支,城市差距扩大,空间脱节,防灾功能衰退,环境恶化、地域特色丧失,必要基础设施短缺等问题。

中国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关键是:再造小城镇发展的动力系统,培育中等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新城的超前发展产生反磁力,吸引大城市人口向新城转移,缓解中心城市压力,从而促进大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型,实现城市空间的有机疏散。

为了创造优美、方便、适宜于生活的城市环境,各国规划师在新城总体布局、路网形式、交通组织和社区中心等许多方面进行了创新,在新城开发中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1.合理布局规划用地,协调规划用地与现状用地。

难点:正处于新城开发中,绿地规划与周边环境的相互融合,比如周边的博物馆、商业等等

2.在规划布局中,融入城市的文化元素,科学颗粒的疏导交通,打造景观轴线和景观设计亮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项目背景:

海门市位于江苏东南部沿海,地处南通市东南,东北濒临黄海,东邻启东市,南靠长江,西北为通州市,与上海隔江而望,素有江海门户之称。优势:水陆交通便捷,海门境内沿江资源丰富,可开发的旅游资源条件优越,海门的潜在区位优势随着长三角城市连绵带的城市网络迅速发展。劣势:海门是江北与上海距离最近的城市之一,但由于长江天堑的阻隔,削弱了海门与上海的经济接轨力度。经苏锡常的层层过滤,海门能受到的经济辐射很弱,使海门处于上海周边经济圈的二、三线区域[]

2.理念及原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1.设计目标:将人群、场地、绿廊、河流等元素联系在一起,打造依托于城市、服务于群众、联系到周边的城市绿色生态空间。

2.方案设计思路

(1)合理的空间划分:方案构思初期对场地地形地势、周边用地情况进行合理分析,针对不同使用人群来进行空间划分。电力线预留廊道、地势较高、土方工程量大的区域划定为私密空间,地块中心区域引入慢性廊道,串联各类活动功能的开敞空间与半开场空间,主入口、道路一侧等区域按照视线分析预留开敞空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2023.01.14-2023.01.15:根据选题要求进行资料归拢、查询与收集。

2023.01.16-2023.02.2:结合收集的资料及文献,推演出论文大纲,并撰写开题报告。

2023.02.3-2023.02.12: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电子地形图,并查找国内外相关设计案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