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以江苏为例开题报告

 2023-01-29 01: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面对全球经济服务化趋势以及我国经济转型的要求,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部门发展日益向好。在国外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结构中增长最快的部门,带动着区域经济发展;在国内经济大形势下,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也在迅速、稳步发展。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浪潮,江苏省不断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该产业在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总体发展水平较低、服务市场化程度不高、开放程度不够以及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本文拟通过对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研究,具体从江苏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内部环境,探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帮助,并从中分析发现其中不足,最后为改善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新兴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带动着经济发展,为经济发展带来一场深刻的改革变化。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服务业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引导了传统服务业的升级改造,并且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起着巨大作用,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与贡献。

江苏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近年来政府也意识到生产性服务业对于江苏省走出新型工业化道路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江苏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趋势与现状入手,运用四个竞争力指标对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进行纵向和横向分析比较:横向看,江苏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弱于广东、上海;纵向看,江苏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与总体经济发展趋势趋于一致,可以看出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不仅可以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赵成柏(2010)分析了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对GDP的影响,发现江苏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良好,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有着强有力的拉动力,其中房地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

李小庆(2012)通过格兰杰检验和多元回归,得出江苏省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金融业的增长与GDP增长显著正相关,而社会服务业与GDP的回归结果不显著,江苏省的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郑吉昌(2010)基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分工深化最终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研究,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一方面推动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直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它改变了服务产品的内容、性质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27日前------完成选题工作

2、2022年1月15日前------完成开题报告

3、2022年4月10日前------完成初稿和中期检查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沈沁.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积聚及空间分布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2].黄永兴、刘莉.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生产性服务业与产业集聚[J].2010.

[3].孙青芬.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