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亦是提振经济不可或缺的源泉。#8220;中国制造2025#8221;的提出,给江苏制造业带来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伴随着经济结构的明显扩张,江苏制造业产业结构持续改善,企业规模实力持续提升,骨干企业支撑作用增强。当前江苏制造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有:制造业大而不强,产业层次整体不高;自主创造能力欠强,外部环境影响加深;产业布局不合理,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发展方式粗放,资源环境压力大;溢出效应开始显现,传统制造业优势逐步消失等问题。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江苏是制造业大省,工业经济体量位居全国第一。目前,江苏制造业产业集群初现,专业化协作配套程度较高,但辐射能力有限,制造业对中心城市周边地区的带动影响力不强,难以有效构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增长速度较快,但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的比重低于上海、浙江,更是低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水平;竞争优势单一,占制造业主导地位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层次亟待提升,与制造业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投入力度不大,产学研结合层次不高,科教、人才等方面比较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创新成果转化能力远低于装备制造业强国。江苏制造业大而不强,产业层次整体不高。江苏省的制造业优势主要集中到劳动密集型行业,大多是属于技术层次不高的传统行业,而在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方面,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发展相对较弱。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部沿海地区通过快速的融入到世界价值链中,参与了生产,加工,装配等低附加值产品环节的国际垂直分工,并未参与到价值链上游的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等核心环节,这样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的不协调,是江苏省制造业大而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自主创造能力欠强,外部环境影响加深。在近几年的制造业发展中,江苏省制造业收入增加值比率较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说明了江苏省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科技投入不足,创新明显能力较弱,产业技术升级缓慢,过度依赖外部技术,江苏制造业产品设计和重大技术装备较为薄弱。在价值链中分工位置较低,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加工组装环节,产品附加值率不高。除此,江苏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如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产学研合作创新氛围有待增强,科技人才培养与企业自主创新衔接不足等,表明江苏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动力机制尚未健全。目前,江苏制造业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65%左右,而发达国家仅为2%左右。江苏经济发展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过高,这种发展模式能较快提高江苏经济的国际化水平,但过高的外贸依存度使产品结构受制于国际需求和国际分工,加大了江苏经济受国际环境和风险影响的必然性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朱勇认为中国制造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制造业迅速崛起,已建立了雄厚基础,中国制造已成为制造大国。而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世界经济转型期中,应该告别传统制造业,发展高科技,通过信息化,人才,科技和资本的变革力量,将制造改为创造,建立自己的品牌,让品牌屹立不倒,进而有效推进中国制造业的全面升级,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
汤杰新他们认为以前粗放式的制造业发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实行《中国制造2015》战略和#8220;互联网 #8221;行动计划,利用互联网技术与现在的制造业相结合,催动着制造业在经济新常态下的转型升级,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
尹艳华她们认为江苏省作为制造大省,在新的发展模式中,应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利用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传统的制造业升级并不是围绕个人而进行的,而是人才,技术研发和制造业企业的聚集和融合。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1.9-2022.12.31,确定论文选题,制订初步计划并查找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上交导师查阅;
2022.1.10-2022.3.15,查找翻阅相关论文资料,查阅有关文献,完成论文初稿。
2022.4.10-2022.5.10,在老师指导下修改论文直至最终定稿,填写相关表格,提交各项材料;
5. 参考文献
[1] 汤杰新,唐德才,马婷玉. 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综述与新常态下的转望[J]. 改革与开放2016(15):15-16
[2] 朱勇.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J] 知识经济,2015(9):5-5
[3]尹艳华,李娜. 江苏省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研究[J].商情, 2014(11):56-57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