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选题背景
1.1宏观背景
由习主席所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前提,海门政府“在区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城市发展不仅要旗帜鲜明,而且要服务大局,关注民生。而此次项目设计则位于2020海门20大重点工程之首,可见其不仅对附近建筑、使用人群有巨大影响,还将对海门乃至是南通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此次项目成功的标杆作用尤为明显。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1.场地理水问题
由于场地水资源丰富,基本横跨整个场地。
1.1标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当前城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各种城市病,尤其是城市内涝、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骤减等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并且为了给予周围人们一处绿色栖息地,本景观规划是必要进行的。生态绿廊作为一种线形绿色空间,研究基于生态的城市滨水绿廊景观规划设计,发挥其具有的生态服务功能、社会及经济方面的潜能对解决城市严峻的生态问题具有十分有益的帮助。生态绿廊能够充分发挥各类水体及绿地对雨洪径流的控制能力、缓解洪涝灾害、修复生态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等,具有积极显著地生态效益。
绿色廊道(The Green Corridor),简称“绿廊”,其概念源于 19 世纪园林道路和绿带设计,以营造优美的风景道为目的。随后,逐渐从提供游憩、休闲、娱乐等单一功能的廊道发展为功能多样、目标多元的复合型廊道。其规划思想主要来源于两类重要实践:一是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形成相互连接的公园和绿地系统;二是为了保护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而构建的自然保护网络[1]。
景观生态学认为斑块、基质和廊道共同组成了城市景观[2]。其中,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一种带状景观空间,连接不同开放空间,具有通廊和屏障的作用[3]。廊道影响着不同斑块之间的连通性,并且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斑块间物种、营养物质、能量的交流和基因交换[4]。
4. 研究方案
1. 项目背景
1.1项目区位
项目位于城市重要发展轴,处于长江和沿海两大开放带的交汇点。海门是南部新城核心功能发展主轴、沿江门户形象示范区。随着南部新城开发,项目周边的商务、住宅的落座,配套设施随之完善。府南地块路网框架基本建成,对外交通条件良好。东至长江路,西至张謇大道,南至上海路,北至东布洲路,都是城市主要道路,提供了较为便利的机动交通联系。
5. 工作计划
2023年1月20日-2023年1月22日:熟悉,了解项目,查找选题相关资料
2023年1月23日-2023年1月25日:根据选题查找相关报告,整理相关文献
2023年1月26日-2023年1月27日:根据文献确定研究内容和方法,同时提炼开题报告大纲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