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0;Comparative Study#160;of#160;Two#160;Chinese#160;Versions#160;of#160;And#160;Then#160;There#160;Were#160;None from#160;the#160;Perspective#160;of#160;Functional#160;Equivalence开题报告

 2022-12-21 16:22:2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外文翻译在我国已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历史,从东汉末年开始已有人将外文译为汉文的现象。起初翻译外文主要靠直译,或称“死译”“硬译”,而后开始提倡意译。随着历史推进,越来越多的文人提出了各种翻译理论,国内的翻译界发展迅速。与此同时,不仅外文作品被大量翻译至国内,近几年来,国内的大量优秀文化作品也开始被译成外文流入国外。虽然我国的翻译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理论构建、研究深度和创新性方面仍有不足。本论文的研究为的是强调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提倡译者更加注意等效翻译,保留悬疑小说的悬疑气息。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本论文以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悬疑小说And Then There Were None的两种不同版本的中译本为研究对象,以功能对等为理论依据,研究将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1、对比专有名词的处理,从音译、表意、表形和补偿等方面进行比较。2、对比人物刻画的处理,看其是否完美揭示出人物性格以及充分表现出精神面貌。3、对比环境描写的处理,分析环境描写对于烘托小说氛围、加强艺术效果的重要性。4、对比原文及译本的形式内容、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语言习惯、思维方式得差别,从原文读者和译本读者的角度深入分析功能对等在翻译中的应用。5、拟结合前文的综合论述,进行总结,突出在悬疑小说的翻译中功能对等的重要性。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译者在英译汉时能够更加注意功能对等理论的运用,使译本贴近原作风格,保留其原有的文化内涵;同时提升译本语言的流畅度,降低译本读者的阅读难度。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了关于功能对等理论以及该理论在实际翻译中应用的相关论文文献。搜集整理了And Then There Were None不同中译本对比的相关文献,研究主要对比的角度及方法。

比较分析法:比较And Then There Were None不同中译本的差别,从中找出在英译汉时需要改进之处。同时把原作与译作进行对比,分析其整体小说的风格是否具有差异,比较原作读者与译作读者的阅读差异。

描述性研究法 :重点阐述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从而证实其在翻译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Agatha Christie.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M].New York: Dodd, Meadamp; Company , 1940.[2]Agatha Christie.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M].无人生还.王丽丽、刘万勇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3]Agatha Christie.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M].无人生还.夏阳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4.[4]CHEN Baoyu(陈宝玉). 从英译汉看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差异[A].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6.[5]GAO Tianyu amp; YANG Jianhua(高天宇,杨建华). 从翻译操作过程重新解读“功能对等”[J]. 外语教学,2007(06):88-91. [6]HU Xinyun amp; YIN Jun(胡新云、尹珺).归化和异化在推理小说汉译中的应用分析——以《尼罗河上的惨案》为例[J].青年文学家 , 2016 (2Z) :126-127[7]HUANG Yuanpeng(黄远鹏). 再论奈达翻译理论中的“功能对等”[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18(04):101-104. [8]RUAN Xinbei(阮馨蓓). 《无人生还》两中译本操纵因素的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14.[9]SONG Lingling(宋玲玲). 论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的艺术特色——以《无人生还》为例[J]. 郑州师范教育,2012,1(02):85-87. [10]TU Mengjue amp; DENG Tianweng(涂梦珏,邓天文). 《无人生还》译本的等效观察[J]. 文史博览(理论),2016(06):26-27. [11]WANG Hongyang(王红阳). 翻译中的语篇功能对等研究[J]. 中国翻译,2008(03):55-59 96.

5. 工作计划

第七学期10-11周 :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

15-18周: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第八学期 1- 4周: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