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隐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开放的话题,人类语言本质上就是隐喻式的,语言在构造隐喻的同时也更新语言,并创造文学,语言的意义与功能都主要呈现在隐喻之中,本论文就是从隐喻的角度对《永别了,武器》这篇小说作一次解读。
张沛在《隐喻的生命》中,试图为当代隐喻研究开辟新的视角、思路与研究领域。首先,本书尽可能全面地提供了具有代表性的中西隐喻研究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发掘本土的传统资源;其次,本书界定了隐喻研究的历史分期、领域以及类型;第三,本书以'美'与'真'的冲突也和解为中轴,遵循历史与精神同步发展的规律,汇通中西方隐喻研究成果,分别从修辞学、诗学、语言哲学以及认识论一存在论哲学四维入手,初步建立了一个互动的隐喻理论体系;第四,对隐喻的转换生成特性进行了全方们的考察,从而证明隐喻是不断转换生成的有机存在,而人类的语言、文学、认知乃至生命本身都具有转换生成的隐喻特性。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主要介绍小说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及该小说的主要内容;
(2)系统阐述隐喻的相关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并充分利用图书馆电子数据库获取相关资料,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学习。
本文采用举例分析的手法进行分析论证,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4. 参考文献
[1] Stockwell, P. Cognitive Poetics:An Introduction[M]. London: Routledge, 2002.
[2] LIANG Cai-qun (梁彩群). 人性的摧残 和平的渴望——海明威《永别了,武器》主题研究[J]. 柳州师专学报, 2014, (2): 16-18.
5. 工作计划
1、第七学期10-11周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老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
2、15-18周 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3、第八学期1-4周 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An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in Sports Terms and their Translation Strategies开题报告
- 目的论视角下演讲稿翻译研究——以美国总统演讲为例开题报告
- 现代化进程中的外国小说汉译研究:以美国小说为例开题报告
- >中女性形象的解析 Analysis of Female Images in Rip Van Winkle开题报告
- 《红楼梦》中熟语英译策略对比研究 A Contrastive Study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Idioms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开题报告
- A Reading of Linda Hogans Mean Spir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al Racism开题报告
- A Reading of Toni Morrisons Belov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al Racism开题报告
- A Reading of Michael Clairtons State of Fea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al Racism开题报告
-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xtbooks: A Case Study of PEP Textbooks开题报告
- Research on “Thematic English Assignment” in Junior High School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