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
《彩云追月》是由中国近代音乐家、作曲家任光和聂耳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优秀的民族管弦乐曲。1975年,钢琴作曲家王建中成功的把这首曲子特点与钢琴的特有表现手发相结合,改编成了一首非常优秀的中国钢琴曲,这首中国作品以其浓厚的民族色彩与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深受人们的喜爱,基本上成为各大音乐院校钢琴专业学生的一首必弹曲目。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研究钢琴曲《彩云追月》的创作背景,浅析钢琴曲《彩云追月》创作与演奏特色技巧,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特色,情感特色旋律特点以及曲中特殊的技巧难点,结合自己弹奏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经过自己分析研究所得到的解决办法。以及对后时期音乐的影响和后人对其的评价,应用于教学演奏实践。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参考研究,对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任光、聂耳、王建中进行生平介绍,背景等相关内容描述。本课题主要是以对王建中的钢琴曲《彩云追月》的旋律、曲式分析、演奏技巧为主。采用音乐分析法对作品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分析其旋律、织体、调性、曲式结构等方面。研究王建中《彩云追月》的中国民族音乐风格以及演奏者对乐曲的诠释和教学过程中的意义,最后综合音乐美学的思想,谈谈王建中的作品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
步骤:
4. 参考文献
1:杜亚雄, 陈景娥. 中国民族音乐[M]. 西泠印社出版社, 2009.2:李嘉禄. 钢琴表演艺术[M].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3.3:袁文静. 论王建中钢琴曲的创作特点[J]. 大舞台,2012(08):64-65.4:杨柳. 王建中钢琴改编曲《彩云追月》的创作与演奏分析[J]. 戏剧之家, 2015(07):67-68.5:陈旭. 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及其启示[J]. 音乐研究, 2001(4):96-103.6:魏亚楠. 钢琴曲《彩云追月》的音乐与演奏分析[J]. 艺术评鉴, 2017(14):15-16.7:徐大成. 浅析钢琴曲《彩云追月》的曲式结构与演奏技巧[J].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12, 000(002):P.46-49.8:А阿列克赛耶夫, 谌国璋, 程白珊. 《钢琴演奏教学法》[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89(04):48.
5. 工作计划
1、第1周2月25日~3月1日下达任务书
2、第2周3月4日~3月8日 完成开题报告
3、第3周3月11日~3月15日 论文写作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