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选题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复杂的视觉刺激场景,由于人的认知加工容量有限,我们无法同时加工所有的刺激,会优先选择处理与任务相关的刺激。然而,注意并不总是全部分配给目标,显著但与目标无关的刺激有时也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干扰对目标相关任务的加工。抑制对任务无关刺激的加工对提高视觉搜索效率有重要作用。
由于情绪在社交生活中至关重要,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问题是如今注意研究的热点问题。根据进化的观点,威胁性的面孔对于人类的进化有着重要意义,快速寻找和捕获有危险的刺激能让我们及时作出行为反应,有利于种族的生存与发展(#214;hman amp; Mineka, 2001)。以往的视觉搜索任务中发现,愤怒面孔比愉快面孔和中性面孔更容易被注意到,这种现象被称为愤怒优势效应(anger superiority effect)。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主要探究在任务时间受限的条件下,使用视觉搜索范式考察不同奖惩反馈对任务无关情绪面孔的注意捕获的影响,实验材料为情绪面孔简图,采用3(奖惩情况:基线,奖励,惩罚)*3(无关情绪面孔类型:中性,开心,愤怒)的两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实验假设为时间压力下奖惩反馈会对任务无关情绪面孔的注意捕获造成影响;不同情绪面孔条件下,基线条件的反应时与惩罚条件和奖励条件的反应时有差异;不同奖惩反馈条件下,不同情绪面孔的反应时之间有差异。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预实验
实验目的:确定一个能够引发被试感到时间紧张的临界时间,以便在正式实验中操作时间压力的设置。
实验材料:情绪面孔简图,与前人研究相似。在每个椭圆形内部,两个点代表眼睛。中性面孔中,两条水平线代表眉毛,相同的一个水平线代表嘴巴。开心面孔和愤怒面孔中,以40倾斜的两条水平线代表眉毛,中间弯曲的线条代表嘴巴。目标刺激为面孔中心的鼻子,是向左倾斜45或135的竖直线条。其余无关面孔的鼻子均为竖直线条。情绪面孔简图中的鼻子为蓝色或绿色。目标刺激是绿色鼻子中的蓝色鼻子或蓝色鼻子中的绿色鼻子,两种情况出现概率均等。每次屏幕出现六张面孔简图,其中一张是无关情绪面孔作为干扰物(中性,开心,愤怒),其余五张为中心面孔,五张中性面孔中有一张包含目标刺激,所有面孔简图随机出现在图示中的6个位置(图1)。
4. 参考文献
#214;hman A and Mineka S. (2001). Fears, phobias, and preparedness: toward an evolved module of fear and fear learning.. Psychological review, 108(3), pp. 483-522.
王茜.(2021).奖损及社会反馈对注意捕获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青岛大学).
吴瑕,徐静舟 amp; 陈瀛.(2020).时间任务需求对无关情绪面孔注意捕获的影响. 心理科学(01),2-8. doi:10.16719/j.cnki.1671-6981.20200101.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4年12月15日-2024年12月30日:确定论文方向,搜集相关资料。
2024年1月1日-2024年3月10日:撰写开题报告,根据指导老师意见修改并提交开题报告。
2024年3月11日-2024年3月18日:根据实验设计用E-prime2.0编制实验程序。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