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贷款增速与经济景气开题报告

 2023-01-18 09:04:0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经济景气是指总体经济呈上升发展趋势,呈现市场繁荣、经济总量增长速度加快的景气状态。经济不景气是指总体经济呈下滑的发展趋势,绝大部分经济活动处于收缩或半收缩状态,表现出市场疲软、经济增长速度停滞或迟缓、许多企业破产倒闭、失业人数增加等现象。了解我国经济是否景气对如何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很有帮助。

经济景气可能发挥的作用有以下几点:有利于把握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有利于判断经济运行走势;便于人们检测宏观和微观经济运行状况。经济景气能够促进银行贷款增速,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银行贷款代替M1成为先行指数。从计算结果看,我国的M1和银行各项贷款都是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但金融危机爆发后,M1作为先行指标的功能逐渐弱化,目前已经与宏观经济同步运行,而信贷指标的晴雨表功能越来越强。研究银行贷款增速与经济景气的关系,保持国家经济景气,才能促进经济发展,经济结构协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贷款定价是信贷业务的关键环节。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体系的主体,是金融机构的龙头,对我国金融市场的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对银行贷款增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不景气加大了信贷风险。经济不景气导致大多数企业生产经营不景气,盈利状况差,资金链时有断裂风险,甚至个别地区出现了大量企业无法持续经营的现象,企业还款意愿及还款能力下降;经济不景气也带来了失业现象大量增加,个人收入下降,信用状况脆弱;而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对#8220;两高#8221;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进一步限制,使金融机构来自于经济不景气及宏观调控带来的信贷风险进一步加大。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如何化解经济不景气带来的风险,进一步为扩内需、保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支撑作用,是当前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会增加银行贷款和产出的周期性波动,降低货币政策在衰退期稳定经济的有效性。2004年,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银行机构开始实施利率市场化,催生了银行贷款定价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发展。

孙天琦、杨岚(2005)在分析我国五家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情况时,发现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比例大多未体现周期特征,在经济周期高点可能相对少计提。他们通过对五家上市银行之间相互比较,得出结论。

刘斌(2005)指出,法定的最低资本充足率只是对银行的最低要求,而并不是银行自身确定的最优水平,不同的银行应根据自身的风险状况确定自己的最优资本充足率水平。在经济景气时,希望银行遵守最低目标资本比率,在经济不景气时,要求银行满足最低资本比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 撰写方案

1、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通过分析我国五家股份制上市银行以及四家国有股份制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情况,寻找当前我国银行上市公司贷款、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Estrella,Arturo.2004.The cyclical behavior of optimal bank capital.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8,1469-1498.

[2]Goetz von Peter.2004.Banking Distress:A Macroeconomic Approach.BIS,Working Papers No 167

[3]Van den Heuvel,Skander.2003.The bank capital channel of monetary policy.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