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以1998年国务院23号文件为房改重要标志,拉开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化的大幕,房地产市场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化进程加快,普通百姓对住房巨大的刚性需求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市场化进程中,通货膨胀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也不可避免的显现出来,面对实际利率的负值,货币资产的收益率低低下,证券市场的高风险,相比之下房地产具有实物资产和虚拟资产的双重特征,使其成为保值增值品种中的佼佼者,吸引了大量投资资金的买进和持有。
麦金农于1972年提出M2/GDP(即货币化程度)指标。从货币角度看,房地产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近年来货币发行量的增发速度超过国内GDP增速,为整个经济注入过多的流动性,超出了市场经济活动均衡所需的货币,造成购买力过剩,货币剩余。由于我国的投资市场结构不完善,大多数人为了规避风险,将手中的闲余资金投入到房地产当中。在此情形下,房地产供给同时面对着居民住房的刚性要求和投资者的投资需求,而在土地供给缺乏弹性、房屋供给周期长、供给结构不合理以及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导致房地产供给小于需求,最后导致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的高企,使房亦不断上涨。
房地产业是为我国关乎民生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房价的涨跌对整个经济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研究M2/GDP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剖析M2与房地产行业的关系,并通过相应的调整措施使得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影响机制更加完善。因此研究货币化程度对房地产的影响尤为重要,关乎民生大计。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在对M2和房地产价格之间影响关系的研究中,大部分研究M2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这是以货币的外生性为基础,认为以货币供应量为调控目标的供给性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施加影响可以达到调控房价的目的。而货币供给量对房地产的影响一般直接表现为调整房地产信贷供给量,间接表现为通过货币市场的均衡提高接市场利率和改变市场预期影响房地产价格。
通过梳理M2对房价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的研究者所采用的房价指标不同,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房地产价格指数衡量房价的高低,另外一类则是采取用月度商品房销售额除以月度商品房销售量得到房地产价格。
本文主要分析通过两个渠道影响房价:直接渠道是M2变动直接作用于房价;间接渠道是通过影响利率、信贷量、基础货币量、市场预期等间接因素影响房价。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于货币化程度对经济的影响,国内外学者都做了一些具体的研究与学术汇报
(1)张玉梅(2010)通过货币供给对房价的影响研究发现M2/GDP持续走高是房价上涨的货币基础,大量的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才可能引起房价的上涨,但文中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不能定量的分析M2对房价的深度。
(2)王擎、韩鑫涛(2013)采用2003年到2013年我国货币供给量M2和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两个指标的相关历史数据,利用GARCH模型分析,分析结果发现我国货币供应量和房价之间表现出剧烈的波动,实证研究研究M2和房地产价格指数之间关系后发现M2的增速的变化可以用来预测未来大约一年以后房地产价格的变动趋势。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撰写方案
1、描述研究的背景
2、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5. 参考文献
[1] 张玉梅. 从资金供给角度看房价的持续攀升[J].中国房地产金融.2010
(9):37-40
[2]王擎、韩鑫涛》货币政策等盯住资产价格吗?-来自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证据[J].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