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气#183;首席醉济学象林毅矢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谈及中国如何应对此番金融危机时表示:#8220;中国应该增力[:I内需,而在这方面中国有很大的潜力。一方而我们城乡差距很大,新农村建设有许多项目可做.#8230;,.另一方一面,中国财政状况也比较好,有这个刺激内需的力量#8221;。笔者也认为,I二户国应对此次危机的关键在于刺激内需,而刺激内需的关键则在于发掘农村市场的潜力。中国新时期改革大业开始于农村改革,而现在农村改革却远远滞后于城市改革进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都远较城市落后,''以至于学界中流行#8220;中国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8221;的说法。从这一角度来看,中国新农村建设在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工业企业、村镇建设以及各项服务设施等方面有巨大的投资潜力与资金需求,前中国农业银行银长杨明生在2007中国金融论坛上表示:#8220;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对金融服务的需要必然旺盛,预计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需投入15万亿元至20万亿元#8221;。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在农村资金投入方而面临的突出矛盾是,财政有意愿但财力不足,银行有资金但手段不足,农民有需要但#8220;产品和渠道不足#8221;,这里的产品和渠道不足并不是真正意义少缺失,而是适合的产品缺失,适合的渠道缺失。鉴于此,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缓解农村资金供求紧张局面,建立健全竞争性微型金融市场势在必行。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笔者拟从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和生产力实际出发,结合中国微型金融发展研究报告,分析中国新农村建设中的需求和供给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建立健全竞争性微型金融市场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症结所在给予相关的对策建议探索。具体达到以下目的:
(一)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探一讨我国微型金融机构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之策,探讨健全中国竞争一性微型金融市场中的相关问题与对策,从而促进我国微型金融体系健康发展,提供更加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金融产品,满足农村居民和多元化经济主体对多样化金融服务的需求,推动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更加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合理利用资金要素,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村生产要素的配置更合理,更有效率,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以扣一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壁垒,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微型金融的研究集中于微型金融市场、管理体制、产权制度等方面。在对微型金融市场及其供求关系的研究方面,代表性的有美国耶鲁一大学经济学家HughT.Patrick,1996年提出的两种供求模式:一是#8220;需求追随模式#8221;,强调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导致微型金融组织及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先于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二是:#8220;供给领先模式#8221;,强调微型金融组织相关服务的供给先于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且两种模式因农村经济的不同阶段而存在最优顺序。在管理体制方一面,E.S.肖和R.I.麦金农指出许多发展中国家存在#8220;金融的二元性#8221;,补贴性信贷利率和信贷配给降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并指出可以通过降低市场准入限制和减少市场分割改善这一状况。在参与主体和产权制度方面,欧洲对合作金融有较早的研究。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有市场型、传统型及其整合型合作金融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现代股份合作制演变。这一趋势具体表现是:股权多数表决制;开放资本结构,吸引非合作成员入股;改变退股自由的做法,仿效股票可以转让,但不退股资;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因为部分学者把目光投向农村商业性金融及各不,卜非正式金融红L织。Wy;InGrant不「1AnnieMeNamara(1996)指出大农户可以更好的利用借款机会及新金融工具。BrianP.Cozzari(1998)创立了农业部两大契约关系的概念模型,从而得出最优化契约和一体化组织形式是比合作金融更有效的微型金融组织形式的结沦。
解决配置资源问题是解决#8220;三农#8221;问题的关键(陈锡文,2004),微型金融制度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必然成为农村经济改革中的一个焦点。
关于微型金融抑制的分析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选题,领取任务书,搜集论文相关资料。
2. 第一阶段:编写论文开题报告,纲目、摘要、关键词。
3. 第二阶段:学生根据论文纲目、要求,整理收集资料、实施论文编写、完成初稿等。
5. 参考文献
[1] 于凤芹.制度范式下的中国微型金融制度变革[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7(01)
[2] 冯霞,李刚.民间金融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 理论探索. 2006(06)
[3] 张玉明.金融、非正式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6(09)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