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现代有轨电车以其节能环保、安全快捷等优势,应用作为特大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延伸,以及中等城市公交骨干等方式,逐渐得到了许多城市的青睐和认可。
2006年之前,我国现代有轨电车系统还只包括长春(传统改造而来, 运量小)、大连和香港3个城市。
至2009年底,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已相继开通有轨电车线路。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在对南京市两条有轨电车的客流现状,两条线路所在区位的土地利用、道路网结构、交通服务质量、其他公共交通的分布及其与有轨电车的配合协调状况、居民出行的个体属性差异等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有轨电车客流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定量化分析。
具体包含以下关键问题:(1)客流数据的获取与分析首先对两条线路的客流进行实地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全天客流量、高峰小时客流量、客流量的时间分布、方向分布,客流的主要来源,将数据汇总后进行对比,分析两条线路在客流量、客流量的时空分布特性上的异同,为后续调查与分析的开展提供基础。
(2)两条线路的差异性分析河西有轨电车线地处建邺,开通于2014年8月1日;麒麟有轨电车线地处江宁,开通于2017年10月31日。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近年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关键途径。
而有轨电车凭借其绿色环保、低碳节能、安全舒适等特性,逐渐受到各大城市的青睐。
应用需求的增加,也提高了有轨电车在国内外学术研究领域的热度。
4. 研究方案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本文以南京市两条有轨电车线路为例,通过研究其差异性,以求得现代有轨电车客流的影响因素。
主要包括以下流程:首先是对两条线路的客流数据及交通条件资料的获取。
在客流数据方面,选取早晚两个高峰时段,对两条线路上下行方向的客流量进行实地的观测与记录。
5. 工作计划
1周 按指导教师指定的英文原文进行翻译,完成翻译工作;检索与阅读相关专业文献,写出文献综述,按时提交开题报告;检查英文翻译成果;检查开题报告,进行论文框架搭建2~3周 检索阅读相关文献材料,对现代有轨电车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确定现代有轨电车客流特性影响因素4~5周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客流调查方案的设计;检查调查方案的可行性6~7周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客流调查与数据处理 8~9周现代有轨电车客流差异性对比与影响因素分析10周完成论文初稿; 11~12周 反复修改、完善论文;13周 毕业论文定稿并打印装订成册,毕业论文,进行答辩 14周 规范化检查、评定成绩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