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制造企业是我国的立身之本,是国家经济的强盛支柱。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实体经济现代化进程在进一步加快。因此要进一步深化企业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近两年受全球经济增长疲软,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以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等诸多外部干扰因素影响,我国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贸易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在新环境新格局下稳步发展成为重大课题。与此同时,近些年随着金融行业的扩张,制造企业危机四伏,面临着重重困难。由于金融行业的高投资回报率特性,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也涉足金融行业,配置金融资产,出现脱实向虚的发展趋势。制造企业金融化给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不确定性。基于此,本文从企业金融化内涵入手,探讨制造企业金融化程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的中介作用。首先,总结中外有关资料,形成企业金融化对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创新的合理研究基础;其次,利用我国制造企业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实证考察企业金融化影响企业创造的影响机制,并通过各种测量手段提高实证结论的稳定性;再次,企业金融化影响企业创造的实现机理,并根据实证结论,给出具体的政策措施。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文以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制造企业金融化程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首先,明确了企业金融化和企业创新的概念,综述了相关理论和文献。其次,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稳健性检验和中介效应分析等,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金融化程度、企业 创新以及金融化和创新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了探究。最后,提出了提升制造业上市公司企业创新的政策建议。
论文大纲如下: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定量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进行研究。文献研究法主要是对相关文献进行搜集、筛选和综述,以了解制造企业金融化和企业创新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定量分析法主要是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实证数据进行分析,以验证研究假设和检验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实证分析法主要是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以探究制造企业金融化程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验证融资约束的中介作用。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能够有效地验证研究假设和分析制造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4. 参考文献
[1] Ozgur Orhangazi. Financialization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 in the Non -Financial Corporate Sector: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U. S. Economy: 1973 -2003. PoliticalEconomy Research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working paper, 2007.
[2] H. J. Seo, H. S. Kim, T. C. Kim. Financialization and the Slowdown in Korean Firm Ramp;D Investment. Asian Economic Papers,2012, 11(3):35-49.
[3] 朱方明,金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金融化--基于企业金融化动机的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21,40(11):116-126.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第7学期第15-16周,毕业论文选题
2、第7学期的第17周,资料收集
3、第8学期第1周,接受指导老师的任务书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