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莫西沙星中三乙胺残留分析方法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2-11-29 19:13:2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溶剂残留是指在原料药、辅料以及制剂生产中使用的有机挥发性化合物在工艺过程中未能完全去除而残留在产品中。

在原料药合成工艺中,选择适当的溶剂可提高产量或决定药物的性质,如晶型、纯度、溶解速率等。

但是当药品所含的残留溶剂水平高于安全值时,就会对人体或环境产生危害,因此为了保证人体健康以及改进工艺,残留溶剂的控制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二、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300左右字)关键问题:1. 选择合适的色谱柱:按照相似相溶的原理选择色谱柱;2. 选择适当的色谱条件;3. 选择合适的溶剂,根据三乙胺限度确定供试品和对照品浓度以及配样方法;4. 制备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5. 选择合适的进样方法和满足检测灵敏度要求的检测器。

6. 对优化方法进行验证。

难点:1. 溶剂的选择,培养方法的确定;2. 配样过程中如果出现操作失误使实际含量和理论含量不符会影响实验结果准确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药品中的残留溶剂系指在原料药、辅料以及制剂生产中使用但在工艺过程中未能完全去除的有机挥发性化合物。

当药品中所含的残留溶剂水平高于安全值时,会对人体或环境产生危害,因此对残留溶剂的控制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残留溶剂的指导原则将药品生产和纯化过程中常用的有机溶剂按照其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程度分为4类:第一类为应避免使用的溶剂,具有不可接受的毒性;第二类为应限制使用的溶剂,毒性比第一类小;第三类为低毒性溶剂,为在药物中以一般量存在时对人体无害的溶剂,在无需论证的情况下,该类溶剂的残留量不高于0.5%是可以接受的;第四类为没有足够毒性资料的溶剂,这类溶剂在赋形剂、原料和制剂的生产中也许会被采用,由于尚无足够的毒理学数据,生产厂在使用时应提供这些溶剂在制剂中残留水平的合理性论证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本文将通过借助气相色谱相关理论和三乙胺及盐酸莫西沙星的相关物理性质,对盐酸莫西沙星中三乙胺残留量的检测方法进行探索。

筛选合适的溶剂,根据限度计算确定浓度及合适的配样方法。

根据样品性质设置一定的色谱条件,不断尝试同时优化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17-18-1学期第16周:发送选题表给公司,接收公司填写好的文件,按照选题表(公司填)信息,完成选题表(个人填),并上传到毕设系统。

17-18-1学期第18-19周:完成任务书并上传到毕设系统,开始毕业设计。

查找参考文件,并进行外文翻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