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背景文化创意产业,目前公开的定义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新技术以及其他具有提升性的辅助手段,对现有及传统的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通过该过程,产生的一种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
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被明确提出首先是在英国。1998年,由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源于个人创意、技巧及才能,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利用,具有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这一定义阐明了创意产业的核心内容是文化和创意,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推动力。2000年以来,创意产业在全球高速成长。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统计表明,全球创意产业的产值已从2005年的1.3万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4.2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34.1%,远远高于同期全球GDP的增长速度。在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创意产业甚至已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由此可见,在国际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创意产业发展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国在2004年首次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中提出将文化作为一种生产力;之后受英国、日本、台湾等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影响,2005年北京和上海正式成为我国实践创意产业理念的先锋城市;2006年,我国首次将“创意产业”写入文件,成为中国创意产业发展元年;至2012年,国家先后三次出台文件,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的渗透交融,明确提出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这表明国家已经明确了文化创意在经济系统中的战略地位,也昭示着文化创意在我国现有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重要性。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目前苏州市对文化创意产业高度重视但整体效益不高, 总体上呈现规模小、结构不合理、条块分割、资源碎片化、缺乏竞争力效益低的特征。本文将以苏绣作为传统文化代表产业,从苏绣在现代市场中的发展情况着手,通过对其发展过程中所遇问题进行分析,挖掘文创产业发展优势条件,指出传统文化文创产业的发展困境,针对问题提出应对意见,并就世界发展文创产业热潮的形势下对其未来发展作出设想。
本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国文创产业的发展介绍,简要介绍文创产业的概念以及目前在中国的发展现状;第二部分,就苏州文创产业环境分析,指出文创产业在苏州现阶段发展面临的问题;第三部分,选取苏绣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收集与分析发现其发展优势,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第四部分,通过上文对苏绣产业的分析,引伸到整个传统文化文创产业,寻找产业自身提升发展的路径。
2.预期目标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1、研究方法:(1)定性分析
通过归纳与演绎,抽象与概括以及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获得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加工,从而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由表及里地正确认识所研究问题的本质。
(2)定量分析
4. 参考文献
[1]刘洋,蒋陈卓,彭祎,何双琳,张方方.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苏绣为模型[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2]朱轩樱. 典型文化创意产业区对苏州发展创意产业的实践启示[J]. 现代经济信息,2016,(22)
[3]朱晓莉. 集聚环境下苏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 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12)
[4]沈亚运. 江苏文化创意产业现状与对策[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03)
5. 工作计划
第一阶段2022-03-06至2022-03-31,进行前期研究,完成前期研究报告;第二阶段2022-04-03至2022-04-07,完成开题报告;
第三阶段2022-04-08至2022-05-28,完成论文初稿,补充资料等工作,完成论文二稿;
第四阶段2022-05-29至2022-06-04,论文再修改、定稿;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