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利用环境减灾卫星(HJ-1)CCD数据,对南京市气溶胶光学厚度进行反演,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探讨其与其他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和空气质量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意义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
1.数据收集:收集研究区域的HJ-1CCD数据、地面气象数据、PM2.5浓度数据等。
2.数据预处理:对HJ-1CCD数据进行辐射定标、几何校正、云污染去除等预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地表反射率估算:选择合适的算法,利用HJ-1CCD数据对研究区域的地表反射率进行估算。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国产HJ-1CCD数据进行南京市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为国产卫星数据在区域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2.结合南京市的地形地貌特征,对暗像元法进行改进,提高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精度。
3.分析气溶胶光学厚度与PM2.5浓度、气象要素等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为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李俊杰,王中挺,李晓松,等.2005—2020年中国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21,76(10):2409-2423.
[2] 王中挺,张浩,李俊杰,等.基于MODIS和地面观测的中国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差异[J].地理研究,2021,40(01):143-156.
[3] 毛节泰,李正强,王维真,等.基于多源遥感的长三角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变异特征[J].环境科学,2019,40(04):1541-1550.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