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的现在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1984年,南京市首次提出了建设地铁的构想。2005年5月15日,南京地铁1号线正式投入运营。南京也成为了全国内地第六个拥有地铁的城市。2015年,南京地跌承担客运人数7.17亿人次,占城市公交客运总量34.8%。
泰冯路地铁站位于穿越南京市浦口泰山街道的地铁3号线末端,且与S8号地铁线相连接,该地铁站位于泰山街道的中端,周边用地复杂,包括居住用地、商业金融用地和教育用地,S8线南起泰山新村站,向北沿大桥北路至金牛湖站,沿线地区也是未来泰山街道北上发展的主要方向。泰冯路地铁站作为连接两条轨道线路的中转站,既吸引了周边地区大量的交通流,同时也是南京市、浦口区向北的重要对外交通集散点。特别是地铁交通的中转换乘、通行效率、通行质量、发车间隔等均影响着地铁的服务范围和吸引能力。因此、通过调查站内乘客的出行特性,研究分析地铁站自身的各项功能的完善程度,研究地铁交通的供给现状,预测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最终提出交通基础设施改善方案、加强站内交通组织及站外交通联系。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1)数据调查:背景资料调查;周边用地特征调查;平面图绘制;现状交通基础设施调查(包括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周边道路等级,横断面形式,过街设施,公交停靠站类型等),现状交通控制手段调查(包括轨道交通组织方式,轨道交通信号控制及配时等);交通量调查(包括轨道交通客流量及变化,车站进出口客流量及变化等);居民出行特性调查(特别是机动车出行者的出行时间,出行时耗等);潜在交通问题调查(包括交通违章,交通隐患,其他隐患等)。
(2)数据分析:分析出行特性之间的可替代关系;分析各出入口的流量随时间的变化;分析候车乘客流量与时间的关系;分析地铁车站辐射范围覆盖特性;分析交通基础设施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分析交通拥挤的时间空间特性。
(3)优化方案:根据调查中交通拥挤及需求供给之间的矛盾,提出若干个改造方案并绘制对应图示。 交通改造优化的手段主要包括:时间空间均衡(即交通高峰期选用合理的配时及停靠时间);通过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合理搭配提高运输效率,提高轨道交通吸引力(即通过常规公交、非机动车之间的衔接搭配提高轨道交通运输量,地铁3号线与S8衔接),优化站内组织(首先需要预测未来的潜在拥挤程度,而后规划改造;改造内容包括交通组织,客流诱导等分隔物,增设标志等)。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在张秀媛主编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管理》中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机动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大城市道路的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结合国际上发达国家城市交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我国开始注重交通结构优化,加强交通需求管理,合理引导公共交通出行。城市的轨道交通线路网络化水平不断提高,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客流产生、吸引和诱增特点日益突出。因此轨道交通成网后的居民公共交通出行行为分析,轨道交通和其他交通方式的接续客流分析等内容是城市轨道运营的课题。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趋势。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交通的重要途径,随着大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居民区必将要从城市中心地区向郊区发展,故在改善市区交通的同时,要积极发展市区和城郊间的公共运输系统,且应以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主要方式。轨道交通是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大系统.针对网络化的运营优化,首先应建立换乘站子系统所在衔接层的换乘优化模型,再从网络协调层对换乘节点间列车衔接方案进行全局递阶优化.本文主要对高峰时段换乘站子系统进行优化,讨论各方向列车的衔接性对站台聚集候车客流量的影响.
当车站建成后,站台大小是确定的,其能够容纳的最大候车人数也是有限的.站台内聚集客流量太大不但影响旅客的服务质量,而且直接关系到旅客的出行安全.因此,高峰时段换乘站的优化不但要提高换乘站的运作效率,而且要优化站内的聚集人数,使客流在换乘节点处尽量平缓流通,避免出现峰值过高的情况.
4. 研究方案
泰冯路地铁站位于穿越南京市浦口泰山街道的地铁3号线末端,且与S8号地铁线相连接,属于换乘地铁站。第一步,对地铁站客流的调查(包括工作日和非工作日的客流调查),以对当前的地铁站运营情况进行了解,再对地铁站的地理位置、站内设施、周边换乘等的情况调查清楚,便于后期的分析优化。第二步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运用较为前沿的科学方法进行分析,并结合调查数据建立相关的模型,为优化的理论提供数据支持。第三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改进当前地铁运营中的不足,提高地铁车站的服务质量。理论与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最大程度地有效优化地铁车站的工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进行有效工作。
全文的大体框架如下:
第一章绪论
5. 工作计划
毕业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要充分,利用寒假期间大量阅读研究有关城市轨道方面的文献资料,学习了解国内外有关地铁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实际的运用工作,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城市轨道交通实际情况相结合,为毕设做好前期准备。
(1)第1--2周基本资料调查:调查现状轨道交通设施调查,调查现状道路周边用地性质,居民出行特性调查;
(2)第3--4周 根据车站研究需求制定好相应的表格,以便结果记录。轨道交通车量调查、轨道交通客流量调查、交通拥挤因素调查,交通拥挤影响范围调查,交通拥挤时段调查;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