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寺地铁站客流分析与优化开题报告

 2022-12-01 11:22:5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鸡鸣寺地铁站位于穿越南京市玄武区的地铁3号线中端,且与4号地铁线相连接,该地铁站位于南京市核心区,周边用地复杂,包括居住用地、商业金融用地和教育用地,4号线东起仙林,向西南至龙江,沿线地区也是南京市发展的主要方向。

鸡鸣寺地铁站作为连接两条轨道线路的中转站,既吸引了周边地区大量的交通流,同时也是南京市客流中转的重要通集散点。

特别是地铁交通的中转换乘、通行效率、通行质量、发车间隔等均影响着地铁的服务范围和吸引能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1)工作内容:①数据调查:背景资料调查;周边用地特征调查;平面图绘制;现状交通基础设施调查(包括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周边道路等级,横断面形式,过街设施,公交停靠站类型等),现状交通控制手段调查(包括轨道交通组织方式,轨道交通信号控制及配时等);交通量调查(包括轨道交通客流量及变化,车站进出口客流量及变化等);居民出行特性调查(特别是机动车出行者的出行时间,出行时耗等);潜在交通问题调查(包括交通违章,交通隐患,其他隐患等)。

②数据分析:分析出行特性之间的可替代关系;分析各出入口的流量随时间的变化;分析候车乘客流量与时间的关系;分析地铁车站辐射范围覆盖特性;分析交通基础设施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分析交通拥挤的时间空间特性。

③优化方案:根据调查中交通拥挤及需求供给之间的矛盾,提出若干个改造方案并绘制对应图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国内对全市轨道交通线路客流预测尚处于探索阶段,其客流预测模式主要分为三类:①非基于现状OD客流的预测模式,将相关的公交线路客流和自行车流量向轨道交通线路转移得到轨道交通客流;②基于现状OD客流的预测模式,以经典的四阶段法为基础,结合城市规划推算未来轨道交通的客流;③基于非集聚模型的预测模式。

裴建平、范东涛在传统四阶段法出行产生、出行分布、方式划分和出行分配四个阶段的总体框架下,增加了时段划分和反馈两部分内容,并引入复合阻抗、分布校准、模型反馈等新技术。

陈大伟、肖为周等提出了基于迭代反馈约束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模型框架和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首先通过对鸡鸣寺地铁站周边用地性质、居民出行特性及拥堵因素、拥堵影响范围和拥挤时段的调查,对鸡鸣寺站的客流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其次,估计分析鸡鸣寺站换乘效率,评价分析鸡鸣寺站的车站设施布局及客流组织、服务效率等。

最后,通过上述研究,提出鸡鸣寺地铁站的客流优化分析方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第1周:撰写开题报告,草拟毕业设计(论文)章节结构;英文翻译;第2-5周:基本资料调查:调查现状轨道交通设施调查,调查现状道路周边用地性质,居民出行特性调查;轨道交通车量调查、轨道交通客流量调查、交通拥挤因素调查,交通拥挤影响范围调查,交通拥挤时段调查;第6周:绘制平面图,基本数据及资料分析;第7-9周:撰写论文并开展交通组织、管理、控制设计;第10-11周:撰写论文并开展设计图绘制,完成论文撰写并整理调查资料、分析结论和设计成果;第12周:准备答辩。

第13周: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