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金融业取得了迅速发展,金融结构不断优化、金融中介规模逐步扩大、金融开放进度日益加快、金融创新程度日趋加深。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如交行建行的上市、中行的引资、农商行的整改等如火如荼进行着;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红筹海外市场、中国金融生态建设等都在向正确方向前进;中共中央制定的#8220;十一五#8221;规划,更是将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作为其中单独的一项重要改革而明显突出。
金融是现代经济社会的核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始终是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热点问题之一。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我国经济取得世界瞩目的高速发展,金融改革对与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以及存在的内部联系。通过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的实证研究疑是对于丰富金融发展理论在我国的应用、分析我国金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政策选择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但国内金融改革过程中的存在金融效率不高、金融机构体制还需要进一步改革等问题。我国金融发展在拉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大作用,要求我们必须加快金融发展的步伐,以下是对促进我国金融发展提出的政策建议:
1.优化金融结构。
2.促进金融中介发展。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研究: 1969年戈德史密斯出版《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从金融与经济结合的角度提出金融结构概念,并对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麦金农(1973)和黑尔曼(1998)隐含地假定更具有经济活动的方式的存在,通过一定的措施使得潜在的有竞争力的经济活动方式变成为现实的有竞争力的经济活动方式,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提升和经济金融的发展。Thorsten Beck等(2002)利用1976~1998年间40多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考虑了联立偏差、遗漏变量和国家特性之后,股票市场、银行都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但国外对中国金融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世界银行(1989,1999)、Shan(2001)对中国金融业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改革和金融危机的应对层面,对金融发展发面的研究较少。
国内学者研究:王兆星(1991)提出中国金融结构理论,指出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金融结构为调节经济结构的先决条件。谢平(1992)、易纲(1996),张杰(1997)、赵志军(2000)等对我国金融资产结构进行定量研究,推动了对金融发展问题的实证研究。韩廷春(2002)采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联机制的计量模型,使用金融深化指标、资本市场发育程度等指标度量金融发展水平和金融部门的效率,通过进行回归分析得出金融发展与金融深化两类因素均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不过我国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没有完全被考察,许多金融发展指标并不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进而得出的结论也大相径廷。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 撰写方案
1、阐述研究的理由和意义 2、阐述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进行实证研究 3、分析我国金融发展的现状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对如何促进我国金融发展提出的政策建议,拉动我国经济稳步增长 5、结论。
二 研究计划进度
5. 参考文献
[1]Beck,Thorsten,Ross Levine,and Norman Loayza.#8220;Finance and the Source of Growth#8221;.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0
[2] 易纲,《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及政策含义》.经济研究,1996.12
[3]罗纳德.麦金农. 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中译本)[M]1997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