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课题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和住房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们对住房需求的内容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表现为低收入家庭对住房基本居住权利的需求,另一方面表现为不同收入层次家庭对拥有的住房多元化需求。建立完善的住房供应体系对于解决不同收入层次家庭的住房问题有着现实意义,尤其对于中低收入家庭来说,完善的住房供应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相较于国外或者海外的住宅供应体系研究我国的显得有些相形见绌,例如香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房养房”、“以商养房”的模式,美国通过诸如瓦格纳住房法等一系列法律手段一步步建立公共住房政策。这对我国建立完善的住房供应体系尤其是保障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供应体系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本课题研究目的:本课题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我国整体住房供应体系的研究和反思,结合海内外各个地区所采用的住房供应体系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和教训,分析适应于我国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供应体系,最后再由面到线、由线到点具体分析适用于苏州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供应体系,并据此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本课题的意义:虽然我国住房供应体系已经历经多年的发展,但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往往会忽略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体系,本文我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分析我国住房供应体系发展多年来的优势以及不足,将其与海内外各地区的住房供应体系相比较,看出不足与优势所在。用过模拟一些住房供应体系辅以定量及定性研究,并据此建立一定的数据模型分析内在的数量关系,得出最适用于中国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供应体系,再进一步根据苏州的具体情况,总结出最适合苏州本土的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供应体系,提出合理建议,与此同时还能加强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拓宽自己的视野,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地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甚至成为了支柱产业之一,但与此同时导致的房价过高,住房供应体系得不到进一步的完善,造成了我国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难,买房更难的情况,在苏州这种情况显得尤为明显,因此完善住房供应体系的任务迫在眉睫。想要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就必须详细了解我国目前住房供应体系现状,从而结合苏州具体情况,提出完善苏州收入家庭住房供应体系的建议。为此本课题必须包含以下研究内容:
1、研究的基本意义和基本思路
2、我国住房供应体系现状及苏州住房供应体系的具体现状、发展前景及其不足之处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调查法、问卷法和比较法进行。并强调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有机结合,理论问题在互动中发展完善,实践问题在互动中得到解决。具体步骤如下:
1、文献资料研究
通过网络资源以及图书馆书籍,查阅搜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文献著作,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相关分析、整理、归纳,了解我国住房供应体系现状的相关研究成果,学习其理论知识,分析其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表达自己的见解,确定研究的主题和思路。
4. 参考文献
[1]许安拓.构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本土实践与国际经验[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5) [2]曾国安,潘晶晶.论中国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与目标框架[J]江汉论坛,2011(2) [3]鲁旭.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制度缺陷与重构:以江西“三房合一”为例.现代城市研究[J].2013(8) [4]景娟,钱云.荷兰住房保障体系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10(10) [5]薛德升、苏迪德、李俊夫、李志刚.德国住房保障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2(8) [6]陈成文,胡竹君.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英、美、日三国的实践模式及其启示[J]中国软科学,2008(7)
5. 工作计划
1.前期研究:进行资料收集整理(2022年12月20日至2022第二学期第3周)和文献综述,形成前期研究报告。具体内容与要求是:
A、研究和学习有关理论著作(如指导老师指定的教材和参考资料等);
B、结合毕业实习进行基础资料的调查和数据采集;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