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国城镇化进程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持续流入城镇。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85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9亿人。
农村转移劳动力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劳动力群体,对推进新型城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1)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融合度研究。基于问卷调查数据,从经济融合、文化融合、心理融合和社会融合四个维度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城镇社会融合度进行评价与分析。
(2)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融合度的影响因素研究。从区域、居住形式、城镇嵌入时间等方面比较分析不同劳动力群体城镇融合的差异性,分析土地产权、城镇定居意愿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融合度的影响。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从不同维度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城镇融入问题进行了研究。赵琴(2015)从经济、社会、文化、心理四个角度测算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程度;彭安明、朱红根、康兰媛(2014)基于上海、深圳、广州城市农民工的调查问卷,从职业融合、社会融合、行为融合和政治融合四个层面来测度。
当前有关土地产权、产权与土地流转、转移劳动力城市融入的研究非常多。林龙飞和陈传波(2020)实证检验了土地流转对农村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影响,并证实土地流转通过收入效应促进农村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能力。张娟(2020)、王瑜等(2018)、以及王小章和冯婷(2018)等,均系统地考察了有关转移劳动力融入城市的障碍性因素(包括户籍障碍、经济门槛、就业门槛等)和解决对策。
总体来看,现有研究围绕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融入作出了丰富且有意义的探讨。然而,现有研究多基于综合维度的社会融入分析,缺乏比较视角下不同的产权和城镇定居状态约束下转移劳动力的社会融入的差异化分析。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序号 | 时间安排 | 主要内容 |
1 | 2022年12月 | 撰写、提交、修改开题报告 |
2 | 2020年 1月 | 前期政策、市场数据收集 |
3 | 2020年 2月 | 问卷收集和数据录入,初步筛选 |
4 | 2020年 3月 | 构建模型,撰写初稿 |
5 | 2020年 4月 | 中期检查,反复修改论文并提交修改稿 |
6 | 2020年 5月 | 提交论文定稿 |
5. 参考文献
[1] 林龙飞,陈传波,农地流转何以影响农村流动人口城市融入?[J]. 经济体制改革,2021(4):8.[2] 钱文荣,张忠明,农民工在城市社会的融合度问题[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36(4):7.[3] 王小章,冯婷,从身份壁垒到市场性门槛:农民工政策40年[J],浙江社会科学, 2018(1):6.[4] 张娟,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困境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20, 48(6):5.[5] 赵智,郑循刚,李冬梅,土地流转、非农就业与市民化倾向--基于四川省农业转移人口的调查分析[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4):10.[6]郑阳阳,王丽明,土地流转中为什么会形成大量小农复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 20(4):9.[7]邹一南,购房,城市福利与农民工落户意愿[J],人口与经济, 2021(3):17.[8] 朱纪广,张佳琪,李小建,孟德友,杨慧敏,中国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20, 40(8):8.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