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成本收益以及定价分析开题报告

 2023-02-09 13:36:4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国家#8220;十二五#8221;规划纲要中提出2011至2015年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的目标,这标志着保障房建设这一重大民生工程进入一个集中快速发展阶段。但一些阻碍保障房供给的关键制度因素仍未破解,第一,建设任务自上而下层层摊派,导致供给与需求错配。第二,住房政策以短期临时性行政干预为主,尚未形成长期制度化的住房保障政策,无法从根本上激励地方政府提供住房保障。第三,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责任分担机制不合理,当前中央政府投入较少,依然以地方政府投入为主。

保障房相对于其它公共服务项目具有高投入、短期低回报甚至零回报、地区异质性等特点,使得当前保障房的供给被量不足、质不高、分配机制不健全等乱象所困扰。就现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问题,对地方政府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分析在现有的激励制度下,地方政府建设保障性住房所面临的成本是否大于收益,导致地方政府不建或者消极建设保障性住房,根据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促进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稳定发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旨在通过对地方政府偏好理论研究,保障房供给地方政府的成本-收益模型,分析地方政府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成本收益,从而提出如何促进地方政府提高保障房建设积极性和主动性,找出其问题根源,并从激励机制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本文将会在经济和绩效考核方面分析,建立保障房供给地方政府的成本-收益模型,分析在目前的房地产市场状况下,在短期和长期内,政府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成本是否大于收益。

第一,导论中首先提出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再对国内外学术界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保障性住房是我国城镇住宅建设中较具特殊性的一类住宅,它是政府为帮助

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统一规划、统筹,并且限定户型和价格或

租金,起到社会保障作用的住房。已有许多国内外学者从经济学、政治学、管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1日2022年11月23日,确定选题并提交。

2022年11月20日2022年11月31日,阅读资料,写出论文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菜冰菲.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分析[J].社会科学家,2009,12;

[2]高义.保障房建设中地方政府群体行为进化博弈与治理机制研究[J].中国经济问题,2011,06;

[3]马建平.中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