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其中包含基本医疗保险、社会救助、商业保险、社会互助等[1]。在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商业保险一直是国家高度关注和重视的补充;对于极其贫困的人群,国家也建立了相应的社会救助机制。而在过去的数年内,随着网络互助平台参与人数突破2亿人,网络互助平台作为新型的重疾风险分摊形式,能够以较低成本满足民众的部分重疾保障需求,但同时它也存在着较多风险,从2011年渐次兴起,继而快速扩张,到如今急转直下,一度火爆的网络互助平台为何迎来了“关停潮”。
对于像网络互助这类新兴起的民间互助模式,国家一直没有给予明确的态度,既没有将其纳入监管范畴,也没有对它进行政策的扶持或鼓励。数百家网络互助平台的倒闭,其背后隐藏的巨大偿付风险也逐渐显现出来。可以看到,相较于保险,网络互助的门槛过低,风险控制能力不足。随着互助规模的扩大,盈利模式不清晰、分摊费用上涨、平台修改规则等问题也不断显现出来[2]。
本文在前人关于网络互助平台的治理方法、运营体系、潜在风险等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网络互助平台的特点,进一步对当前网络互助平台的合法性和保障程度等进行研究,从而加深对当前网络互助平台的认识,丰富百姓对网络互助平台和商业保险的理解。从而促进互助平台加强风险管理,进一步为医保保障制度的完善而努力。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网络互助平台的合法地位辨析;网络互助平台产品性质辨析;网络互助平台保障程度辨析。通过对网络互助平台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较高风险的原因并辨析网络互助平台与商业保险,让消费者辨别商业保险和网络互助平台,建立健全法制体系和监管体系,取缔非法互助平台,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引导消费者通过正确渠道寻找商业保险,避免消费者承担非法互助平台的高风险,国家通过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网络互助不属于慈善公益和网络众筹,也不属于《保险法》意义上的商业保险,而是一种具有“类保险”性质的新型风险保障形式。,网络互助的主要风险是社会风险,因为其涉众人数呈天文数字,其潜在风险不可小觑。本文拟通过从网络互助平台和商业保险的合法地位、产品功能、保障程度的辨析,让消费者辨别出真正能够为社会提供保险保障的是国家“三支柱”养老体系,建立健全法制体系和监管体系,取缔非法互助平台,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引导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寻找国家养老平台,通过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政策建议里讨论如何让网络互助平台的存在合法化,通过法律体系和监管规则确立其合法地位。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过去的七、八年里,业界对网络互助属性定位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争论非常热烈,莫衷一是,没有形成倾向性定论。根据中国知网以“网络互助”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的结果,截至2022年5月13日,在“篇名”中有298篇文献,在“篇关摘”(篇名、关键词和摘要)中有663篇,在“全文”中有2298篇。从文献内容看,绝大部分讨论和争议都围绕网络互助属性定位是否属于网络众筹、商业保险、相互保险、交互保险、互联网金融的新形式等,以及网络互助的法律性质与监管应对分析等。
经过辨析,网络互助不属于慈善公益、网络众筹,也不是《保险法》意义上的商业保险,而是某种相互制保险(交互制保险)的“类保险”因素与互联网新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风险保障形式,是共享经济的一个新生事物。学者对网络互助平台的研究主要在其风险方面。平台内部面临的风险有偿付能力不足风险、资金管理风险、运营风险,而外部风险就有政策和法律风险、互助纠纷风险、逆向选择风险。因此也有研究提出要加强互助平台风险的监管。黎业明[3](2018)提出应当从监管主体、信息保护制度、创新监管措施等三方面来构建不同于传统保险的监管法律制度。张弘[4](2019)指出互助平台从开展业务开始,就可以在风控层面设计事前预防、事中审核、事后监督的三重体系来降低风险。
国外研究更多是针对相互保险和交互保险的研究,分析了相互保险和股份制保险优劣,研究交互保险可能存在的委托代理风险。由于近期网络互助平台在我国的兴起,相关文献也逐渐增多,理论分析方面主要在分析网络互助平台的本质以及存在的风险,基本上所有研究都和当前监管政策一致,认为网络互助平台并非保险,并且存在较多风险应该加以防治,并且有少数研究认为网络互助平台缺乏精算基础因此有较大的偿付能力风险。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章为引言,主要包括选题背景及意义和文献综述,通过研究国内外文献可以为以下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章为网络互助平台的定位,主要从网络互助平台的主要经营模式、其在法律上的性质及与商业保险的区别、其在金融方面的定位及与商业保险的区别以及网络互助平台在保障程度方面与商业保险的比较等方面展开辨析。
第三章为网络互助平台目前存在的问题,首先从网络互助平台现状开始研究,主要介绍我国网络互助平台发展、当前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风险,之后从相关法律缺失、资本运作、平台内容真实性等方面来阐述造成此现状的原因。
5. 参考文献
[1] 王翀. 网络互助发展经验借鉴及路径思考[J].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20, 34(1):8.
[2] 关文嘉. 网络互助平台发展研究[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3] 黎业明, 徐新雅. 市场失灵视角下网络互助平台监管体制的构建[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 18(2):5.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