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的对策思考开题报告

 2023-02-23 10:43:0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自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渐明显。在社会呼声和国际机构的推动下,世界银行、联合国等先后以公约、协定等形式出台多种环境保护政策和规定,各国政府也积极响应并推行金融的绿色改革。银行业作为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因其内部运作对环境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而对环境问题反应较滞后。但作为资金的主要融通者,银行业对环境的间接影响巨大,他们既可以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又可以成为环境破坏的资金提供者。商业银行自身也面临因环境问题而导致的贷款损失风险和声誉风险。因而,在制定绿色金融政策、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方面,商业银行不断增加资源投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商业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已占有先机,其在战略高度上重视环境问题并将绿色金融理念与环境要求尽量融入到银行政策制定、组织结构、业务操作流程等日常经营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国银监会于2012年2月颁布了《绿色信贷指引》,要求银行在环保理念、政策制度、组织管理、流程管理、业务创新、内部控制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加强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及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支持。商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既是落实监管部门的要求,也是国内银行金融机构拓展市场、提升声誉的重要途径,更是银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金融逐渐实现全球一体化,因此我国商业银行更应该抓住机遇,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绿色金融已成为国际绿色发展潮流,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业务,在贷款审核时严格按照绿色标准,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树立银行自身形象,打造出符合国内标准并能对接国际的品牌,获取更高的公信力和认可度,稳步推进国际化战略。强调人类社会生存环境的益处是绿色金融的突出特点,它把节能减排、降低环境压力当成衡量项目成果的标准之一,推动经济主体在自身发展赢利的过程中加强对自然生态平衡的关注,严格要求金融活动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协调,最终达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 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和总结商业银行绿色金融理念、政策与管理实践,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提供借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绿色金融是指利用绿色信贷、债券、保险、股票、基金、碳金融等金融工具,支持应对环境问题,高效利用资源。环境保护效益是绿色项目成效的重要考核标准,不仅考虑经济收益,而且更加注重项目所带来的环境效益,把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损耗和环境影响纳入金融资源配置的决策过程。

(2)论文结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大量国内学者对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策略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田益祥等(2021)提出,监管机构缺乏绿色债券发行的环保效应的定量分析,特别是间接溢出效果的定量分析,导致出现绿色债券评级无差别,发行效果差异却很大的情况,使得绿色债券环保效应评估不准确。研究表明,绿色债券的发行对于企业减少碳排放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生了显著的环保效应,其间接效应远大于其直接效应;揭示了一级市场环保效应显著,二级市场不显著的原因。对其原因的探讨,给出充分利用金融市场,提高绿色债券环保效应的对策。陶然(2021)在分析绿色金融驱动绿色技术创新机理的基础上,针对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基于三螺旋理论,构建绿色金融驱动绿色技术创新横向参与及协同机制、纵向融合与提升机制。该文提出强化主体协同,加速绿色金融与绿色技术创新'政策链、产业链、人才链'三条螺旋线的有机融合;加强机制建设,加快构建'政、企、学、金'深度参与的协同机制;营造协同环境,加紧打造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四位一体'平台等建议,以促进我国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提质增效。李芳(2021)发现,绿色金融的发展有利于降低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促进第三产业的增长,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绿色证券和绿色保险多方位发展,是目前山西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的重点工作。山西省要因地制宜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绿色产业发展环境。胡泊(2021)发现,中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政治上是中国拓展国际政治空间,实现对外战略的重要手段;在经济上是中国加速绿色经济发展的量化目标,是倒逼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发展绿色经济离不开绿色金融。中国绿色金融凭借政策支持和自身巨大经济体量,相对其他主要经济体发展速度较快、体系较为健全、市场较为活跃。

(2)国外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3月10日前,进行基础材料的收集,完成开题报告,提交指导教师。

2022年4月20日前,完成论文初稿。外文翻译;确定论文的详细写作提纲。

2022年5月16日前,完成论文修改、定稿、外文文献翻译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王康仕, 孙旭然, 王凤荣. 绿色金融发展、债务期限结构与绿色企业投资[J]. 金融论坛, 2019, 024(007):9-19.

[2]沈璐, 廖显春.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来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证据[J]. 金融论坛, 2020, 25(10):12.

[3]王辰, 胡妍斌. 绿色金融研究领域的系列创新成果——评《绿色金融基础读本》与《绿色金融解释》[J]. 新金融, 2020(7):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