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和资源遭到了很大的伤害。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发展“绿色经济”,引导社会资源投向绿色行业,促进产业结构绿色转型显得尤为重要。 2016 年杭州举办的 G20 峰会中首次将“绿色金融”纳入议题,绿色金融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金融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为了绿色金融的发展,我国也在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政策,合理运用金融、财政和税收政策措施来有效处理环境问题,更好的引导资金流向环境保护等绿色产业。但从根本上来说,绿色金融既想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又希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两者之间存在着冲突。传统的经济发展会带来一系列环境恶性问题,而环境保护将不可避免地要求经济发展放弃部分优先事项
随着地区间互动与交流的逐渐增多,绿色金融通过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影响周边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在当前经济改革背景下,深入的剖析绿色金融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探索目前绿色金融存在的紧迫问题,关注绿色金融对绿色经济造成的影响,从溢出的视角进行实证分析绿色金融对于区域绿色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进而研究绿色金融对于区域绿色经济发展的溢出影响中是否存在衰减边界,这不仅可以更好地充分发挥绿色金融的积极效应以提升地区绿色经济效率,而且还能够为其发展战略及政策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本文在借鉴了多位专家学者的著作和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课题要求,以我国绿色金融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为主要内容重点展开研究。首先,研究分析绿色金融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的背景、意义和研究方法,之后了解该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借助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分析绿色金融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从而根据研究结论就如何提高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制定合理的政策来维持和带动区域绿色经济的平衡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具体来看,本文的主要内容阐述如下: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汤伯虹(2009)认为绿色金融是通过合理使用绿色信贷等金融工具从而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吉阳(2019)通过构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从 2013 年至 2016年绿色金融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这五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均处于稳步增长趋势,其中贵州、江西和新疆这三个省区的增长速率较为明显。杨阳和王国松(2017)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并采用量化方式测度评价了上海市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结果显示其绿色金融发展水平有着显著上升趋势,但是由于起步较晚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建议。吴晓亮(2019)通过计算综合指数并利用 DEA 方法测算了我国各省绿色经济效率将其作为被解释变量,用绿色投资作为解释变量并代表绿色金融水平,利用我国 30 个省市的数据对绿色金融影响绿色经济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绿色金融显著的促进绿色经济发展。邹越(2019)基于全国 31 个省市 2007-2017 年的面板数据,将 31 个省市将其划分成四大经济片区通过建立 PVAR 模型对不同区域的绿色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正向影响但在不同区域的作用力以及作用周期上存在显著差异。刘霞、何鹏(2019)基于中部六省 2004-2017 年的数据,引入能源消耗量对科普-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调整,分析绿色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绿色金融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各地区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同使得绿色金融对其发挥的应也各有不同。宁伟、佘金花(2014)通过 VECM模型对绿色金融影响宏观经济发展进行实证研究,指出绿色金融发展规模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影响。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1.28 完成选题;
2022.11.28-2022.1.15对相关文献收集整理归纳,确定调研提纲,完成开题报告;
2022.1.15-2022.3.15 撰写、提交论文初稿,中期检查
5. 参考文献
[1]Niklas Houml;hne,Khosla,Feketeamp;Gilbert:MappingofGreenFinance
Delivered by IDFC Members in 2011[R].Ecofys,2012.
[2]LabattS,WhiteR.EnvironmentalFinance:AGuidetoEnvironmental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