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方面,在大学进行专业学习时,学习过零售学、连锁经营管理、贸易经济学等课程,对于零售贸易有很大的兴趣,零售贸易的发展变迁都值得研究和深挖,并与当前的零售贸易环境相结合。在学习相关课程时,老师也都有给我们布置调研的相关作业,在调研中发现,零售业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无论是从知识的趣味性和实际操作的挑战性方面。
另一方面,我在日常生活中对零售行业的关注程度也较高,零售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有需求就会有贸易的存在。在21世纪这个信息化和技术化的时代,零售行业的销售方式也更加多样化。随着新零售的提出,人们对于零售行业的发展都持积极态度,许多力量雄厚的资本纷纷进入零售行业,如阿里巴巴、苏宁等。这一现象对于零售行业的后续影响值得关注。
零售是贴近我们生活的一个行业,希望可以通过这次选题能了解“无人商店”和传统店铺各自的特点和发展的趋势,展望未来零售的前景,让零售更好的为消费服务。目前,国内外都开设了多家无人商店,但当前无人商店处于起步阶段,在研究和不断的实践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逐步改善,使之成为零售行业的标杆,同时创新传统店铺,两者相辅相成,促进我国零售业的发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无人商店”的业态,其销售方式与传统店铺的区别;中国的流通水平对零售行业的促进作用;“无人商店”还存在哪些问题及解决措施;“无人商店”和传统店铺的关系。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无人商店”现在的发展态势和不足,“无人商店”的发展前景,“无人商店”和传统店铺的相互结合相互借鉴。
写作提纲: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亚马逊作为行业先行者于2016年年底开立无人超市AmazonGo,其“即拿即走”的购物创新模式得到了我国零售行业以及资本市场的关注。随后,创新工厂、阿里巴巴等看到了其中商机,纷纷向无人商店项目进行投资。2017年6月,第一个无人便利店——缤果盒子于上海落地。7月,由阿里巴巴投资的“淘咖啡”体验店开设。8月,苏宁、居然之家开设无人体验店。冯军维对于无人零售的发展是这样评价的:产业处于发展初期,企业“跑马圈地”,抢占市场,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是核心。从整体看,目前无人零售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伴随着资本的大规模介入,各无人零售项目目前还处于抢点位、拼速度的规模扩张阶段。
学术界目前普遍认为无人零售主要有三种业态,即自助售货机、无人便利货架和无人便利店。三种业态各有特色也各有利弊,三者由于自身选址特点所应用的场景也不同,根据合适的场景选择合适的业态是商家能够成功经营的一个重要因素。
无人零售的支付便利性和安全性也是学者重点关注的问题。孙翔、徐洁香在“新零售”与移动支付的融合发展一文中就详细的分析了各个无人零售店在支付时所采用的方式及其利弊,并阐述了移动支付所存在的问题,没有哪一种支付方式是十全十美的。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大量阅读无人商店和新零售的相关书籍和论文期刊,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关注零售贸易的变化,仔细观察,留意平时购物时场景、支付方式等的变化。通过文献了解无人商店的发展、业态等,研究应该卖什么,通过研究无人商店与传统店铺的销售方式的差别,解决怎么卖的问题。
通过最新的统计数据分析无人商店的布局,研究一二线城市布局的差异,深挖原因。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变化观察分析零售发展的趋势,展望未来零售。
5. 参考文献
[1]洪涛.流通产业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2]孙翔,徐洁香.“新零售”与移动支付的融合发展[J].辽宁科技学报,2018,20(2).
[3]郑喆文.传统零售店铺电子商务背景下的营销模式[J].现代商业,2018(22):32-33.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