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业亦迅速崛起,其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
各个区域由于自然资源、产业结构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服务业发展也存在着较明显的非均衡性。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从我国国情来看,东中西三大板块服务业存在明显差异,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区域差异研究是我国服务业研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因此,本文从区域差异角度入手,对我国不同地区之间服务业发展从多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从中找到差距,从而更透彻的了解我国服务业发展差异造成的影响,进而能够既从整体又兼顾区域间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促进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既具体又可操作的对策。
二、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学者Evangelista和Sirilli(2012)对于服务行业的生产和创新归纳出四个主要特征:一是生产和消费的紧密结合性;二是持续增长的服务行业信息内容;三是人力资源在生产性服务行业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四是组织改善在生产和传递新服务中的重要作用。这些特点说明非技术创新是服务业领域中创新的重要特征。
Wolff(2007)研究发现电信、公用事业 、交通运输这些易于标准化的服务业的生产率较快,与有形产品的生产率增长率相当,像娱乐消遣、演奏、医疗诊断、法律、教育这类定制化服务业的生产率几乎没有增长,而其他介于标准化和定制化之间的服务业的生产率增长率大小介于两种服务业的生产率增长率之间。Marotor(2008)发现服务业生产率增长长期会表现出周期和趋势等动态性特征。就周期而言,服务产业内部表现出显著的差别,总体上趋于下降态势。
靖学青(2012)认为我国省际之间服务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东部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各地区的企业和居民所享受到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存在较大差异;服务需求潜力大的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服务需求潜力小的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各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与服务需求基本上是匹配的,其服务业发展状况基本上能够满足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河南、河北两省的服务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服务潜在需求,应加大服务业发展力度,提升服务业比重;贵州、西藏两省(区)服务业发展水平过多地超越了服务潜在需求,主要是其经济发展水平过低、服务需求不足导致的,贵州省在政策上应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步伐,西藏自治区则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原因不适合大规模工业的发展。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确定论文题目,制订计划并查找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初稿,上交导师查阅;
2022年1月1日-2022年4月10日,查找翻阅相关论文资料,建立论文框架并完成论文初稿,同时翻译相关英文资料;
2022年4月11日-2022年 4月20日,中期检查;
5. 参考文献
[1]谷彬.中国服务业区域发展影响因素--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J].珠江经济, 2008,7: 74-83.
[2]李娟.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研究,2010(394): 112-115.
[3]吴山,夏杰长.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推进思路[J].经济与管理,2010,24(4): 24-30.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