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中药药效是以其药效组分为基础的。张贵君等认为,中药药效组分理论可以揭示中医药的本质特征,科学地阐释中药药效与物质、物质与品质、品质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并与中医药整体观的学术思想相吻合。在中药药效组分理论指导下进而产生了中药组分学,它是中药进化的新学科[1]。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作用机理探讨、创新药物研制和建立与药效相关的中药质量控制标准的基础,朱俊峰进行了基于化学生物学方法结合高分辨质谱技术的中药药效物质快速筛选方法的研究[2]。罗志强进行了基于药物代谢和网络药理学的中药密蒙花药效物质基础研究[3]。黄婉怡运用现代植物化学方法,系统分离臭灵丹黄酮类有效成分及挥发油成分,分离鉴定及药理作用[4]。此外,许多人对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药效影响[5-7],中药材及其加工对药效的影响[8]进行了研究。
外界环境对药用植物生长有重要影响,目前主要进行的是环境因素对其生长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例如,水分、光强、光质对活血丹生长及药材品质影响[8],光强、光质对远志生理生化和化学成分的影响[9],光(光强、光质、光周期)和水对半夏生长质量和产量的影响[10],王艳茹主要研究了药用白菊花品质与气象因子及土壤因子的量化关系,以及不同光强及微肥组合对药用白菊花生长及品质的影响[11]。
目前的研究尚没有考虑药材生长过程光强对药材药效的影响,还没有光强与药效之间相关性的实验研究。本实验以不同光强处理的紫花地丁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和药效的相关性。紫花地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的干燥全草,性寒,味苦、辛,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痈之功,常用于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等。本实验探讨不同光强对紫花地丁药效的影响,筛选紫花地丁药效最好的光照强度,同时为紫花地丁的栽培提供科学指导。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比较不同光强处理的紫花地丁寒性药效,筛选出最适宜的光强。
内容:1.分别比较不同光强处理的紫花地丁的体外抑菌效果,得到最小抑菌浓度。
2.比较不同光强处理的紫花地丁对热毒小鼠体征、组织结构、生理各项指标的影响。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获取全光照,80%全光照、50%全光照、35%全光照和5%全光照5个光照水平下种植的实验材料,经鉴定为中药材紫花地丁。
1.不同光强处理的紫花地丁的体外抑菌实验
1.1 紫花地丁提取物制备:不同光照强度种植的紫花地丁粉碎过筛,进行干物质含量测定;分别取紫花地丁粉50g(以干物质量计)水煎制剂并浓缩至100mL,提取物浓度为50%,用水做二倍系列稀释。
4. 研究创新点
目前对寒热药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物的药理和生理作用上,尚没有对光强与药性之间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前期 获得不同光强处理的紫花地丁
2018年3月-2018年4月 体外抑菌实验
2018年4月-2018年5月 热毒小鼠造模、给药,各项体征观察实验,组织结构实验,生理实验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