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1课题的意义
西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地势高峻, 自然环境复杂,昼夜温差大,暖季节短暂,冷季节漫长,枯草期长达7个月之久。由于该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恶劣的气候条件,牧草生产水平低,难以为草食家畜提供充足的饲草资源。加之自然灾害频繁,家畜在温暖季节放牧中增加的体重和积累的营养物质在冷季大量消耗,一旦遇到较大的降雪等自然天气灾害,家畜会因得不到及时的补饲而死亡,许多家畜难于安全越冬,饲草料不足已成为西藏牧区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箭筈豌豆和燕麦是青藏高原主要的栽培牧草和粮饲作物,具有抗旱、抗寒、适应性强、适口性好等特点。箭筈豌豆粗蛋白含量和缓冲能高,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单独青贮不易成功。燕麦蛋白质含量低,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将两种青贮原料混合青贮,既解决了箭筈豌豆难以单独青贮的问题,又可使青贮饲料营养均衡,王奇[3]研究表明箭筈豌豆和苇状羊毛混合青贮后,能改善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但由于两种牧草以一定比例混合,青贮原料的缓冲能升高,水溶性碳水化合物不足以提供充足的底物,青贮早期乳酸发酵不能迅速占据主导地位,pH难以快速下降到4.2以下,造成青贮早期好氧性微生物与乳酸菌竞争发酵底物,增加了蛋白质的损失。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2.1 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旨在研究不同添加剂对西藏地区燕麦和箭筈豌豆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将不同比例燕麦和箭筈豌豆混合青贮,从中筛选出适宜混合比例,并添加丙酸、山梨酸钾、乙醇,进一步改善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减少青贮发酵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损失,调制出更优质的青贮饲料,缓解冬春季节饲草的短缺,调节不同时期饲料的供求平衡,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并为相关添加剂的研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2研究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3.1研究方法
试验设计 燕麦:箭筈豌豆=10:0;9:1;8:2;7:3. 每个组合5个重复,青贮14天后打开,测定pH,选择较低pH,并结合营养均衡的原则选择合适的比例。添加剂及添加比例(按每窖材料鲜重比例添加)丙酸(B):0.4% 山梨酸钾(S) :0.15% 乙醇(Y) :3.5%
调制方法 将燕麦和箭筈豌豆用铡刀切割至1-2cm左右,按试验设计量添加山梨酸钾、乙醇、丙酸、乙酸、糖蜜和乳酸菌,混合均匀后,塞入100ml青贮罐中,同一处理5个重复。塞后盖上瓶盖,用胶带密封后,在室温条件下保存。青贮30、45和60天后打开青贮罐,取出青贮料并快速地混匀,从中取出约35g样品,放入100m1的广口三角瓶里,加70m1去去离子水,置于4℃冰箱内浸提24h。然后通过双层纱布和滤纸过滤,滤液保存于50ml的塑料瓶里,于-20℃冰箱冷冻保存待测。并取10g样品,加入90ml生理盐水,浸提2小时后做微生物培养。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1)本试验充分考虑西藏自然生态条件和资源的特殊性,合理利用西藏地区主要的栽培牧草,调制优质的青贮饲料,缓解冬春季节饲草的短缺,调节不同时期饲料的供求平衡,促进当地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西藏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箭筈豌豆粗蛋白含量和缓冲能高,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单独青贮不易成功。燕麦蛋白质含量低,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将两种青贮原料混合青贮,既解决了箭筈豌豆难以单独青贮的问题,又可使青贮饲料营养均衡。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5.1 研究计划:
2013年6月-2013年10月,详细分析混合青贮原料原料的化学和微生物特性。
2013年10月-2014年3月,自然和添加剂青贮后进行发酵产物、营养组成和微生物组成进行测定,分析化学、微生物特性与发酵特性间的关系,明确丙酸,乙醇,山梨酸钾对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