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内容
促渗作用包含高促渗效果和高安全性两方面,首先考虑温里类中药挥发油的皮肤刺激性。本实验选择人永生化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和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细胞),通过MTT法评价挥发油温、热两气对皮肤细胞的毒性作用。以HaCaT细胞为细胞模型,进一步研究其毒性机制。并通过皮肤病理学检查,研究中药挥发油的四气对皮肤刺激性的影响。初步建立一种新的皮肤刺激性评价技术,进一步优化,寻找一种可以高效评价挥发油PE安全性的新途径。
由于温里类中药挥发油五味都具有辛味,在传统中医五行理论的认识中,辛因其金属性而克肝(肝属木)。有研究表明,辛味和四气都会影响中药的肝毒性。辛味中药挥发油作为PE外用过程中用量大且通常给药时间长,其肝毒性作用不容忽视。因此本实验以人胚胎肝细胞(LO2细胞)为细胞模型,比较了温里类中药挥发油温、热药性对PE肝毒性的影响,选择不同药性的挥发油进行小鼠急性肝毒性实验,肝脏同时进行了病理切片检查。
2. 文献综述
中药挥发油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制剂技术研究
摘 要 研究经皮给药系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提高药物的透皮吸收,中药挥发油作为一大类性质优良的透皮吸收促进剂,不仅能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对皮肤刺激性小,而且还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与透皮吸收的药物产生协同作用,但中药挥发油自身溶解度差,还存在不稳定的问题。目前应用于挥发油透皮促渗的制剂技术包括贴剂、凝胶膏剂、包合物、凝胶剂、微乳等,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能不同程度地增加挥发油的溶解度,提高透皮促渗效果,同时有望显著改善挥发油的稳定性。本文对近期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的制剂技术进行综述,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初步探讨。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一、实验方案
查阅文献了解挥发油的提取方法、主要化学成分、皮肤刺激性和肝毒性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指标。
1、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中药挥发油,并应用GC-MS对其进行成分分析。2、用MTT法进行中药挥发油对皮肤细胞(HaCaT和HSF)的毒性试验。
4. 工作计划
2022年1月3日-2022年2月20日:查阅文献了解挥发油的提取方法、主要化学成分、皮肤刺激性和肝毒性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指标。
2022年2月21日-2022年3月7日:结合所查阅的文献,完成开题报告和综述,做好实验准备。
2022年3月8日-2022年5月中旬:开展研究内容,做好实验记录和进行实验结果分析。
5. 难点与创新点
特色:促渗剂除了常规的化学合成促渗剂,只考虑促渗作用,不考虑安全性,本次实验对于中药挥发油的有效、安全均考虑,而且是基于中药理论的基础,而化学合成促渗剂无法使用中药的一套理论。
创新: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的脂质体人工皮肤膜技术,使用皮肤测试板来进行皮肤刺激性的实验,是独有的皮肤刺激性的评价手段。对于促渗剂,除了考虑促渗作用,还考虑了毒性,即皮肤毒性和肝毒性。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