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自组装多肽药物结合物组装机制的基础上,设计、构建出了具有响应性逐级分步组装的长效阿霉素多肽结合物纳米粒子(Long-acting doxorubicin peptideconjugatesnanoparticles, LDPC-NPs)。
通过体外溶血性、稳定性实验、长释以及形貌学研究,发现LDPC-NPs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及酸响应性长释功能;本论文在此基础上,首先建立小鼠各组织的UPLC-MS/MS体内方法学,并对其进行系统的方法学研究。
再以阿霉素(doxorubicin, DOX)溶液为参比,考察LDPC-NPs在肿瘤及各组织中的分布情况,从而评价LDPC-NPs的肿瘤靶向性和长效驻留释药的功能。
2. 文献综述
纳米递释系统体内生物转运影响因素研究
叶 恬 15药物制剂 048015140
摘 要:纳米递释系统多应用于提高药物的溶解度、促进药物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增强药物靶向性等方面,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因此一直以来是医学和药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而最近几年人们更加注重纳米粒子体内生物转运行为对生物大分子药物递送作用方面的研究。纳米粒子的粒径大小、表面电荷、表面性质等特性能够影响纳米递释系统在体内的生物转运行为。本文就纳米递释系统在体内的分布、消除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其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为纳米递释系统的体内过程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纳米递释系统;理化性质;生物转运;抗肿瘤
1前言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案:
1. 长效阿霉素多肽结合物纳米粒子LDPC-NPs的制备;
2. LDPC-NPs的酸响应性形貌转变研究;
3. LDPC-NPs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评价;
4. LDPC-NPs体外酸响应性释放行为研究;
5. LDPC-NPs在肿瘤、肝脏、心脏、肾脏、脾脏、肺及脑中的组织分布研究
技术路线:
阿霉素多肽结合物长效递释系统组织分布研究 |
阿霉素多肽结合物长效递释系统组织分布研究 |
阿霉素多肽结合物长效递释系统组织分布研究 |
阿霉素多肽结合物长效递释系统组织分布研究 |
阿霉素多肽结合物长效递释系统组织分布研究 |
阿霉素多肽结合物长效递释系统组织分布研究 |
阿霉素多肽结合物长效递释系统组织分布研究 |
阿霉素多肽结合物长效递释系统组织分布研究 |
4. 工作计划
2022年1月-3月 文献研究、实验方案设计
2022年4月 LDPC-NPs的制备、表征、安全性评价及体外释放行为研究
2022年5月H22-异植瘤小鼠模型建立
5. 难点与创新点
1)通过调控分子间作用力,研究其自组装的关键要素,为构建多种形貌的高载药量递释系统提供研究基础。2)率先利用多肽自组装构建响应性形貌转变和响应性缓释的纳米递释系统,通过静脉注射达到肿瘤病灶部位长滞留的效果,对降低DOX和载体本身蓄积于非病灶部位所带来的严重副作用和减少给药次数具有深远意义。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