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霉素多功能纳米药物的肝靶向性研究开题报告

 2022-12-28 10:21:3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①MNM的体外转运行为研究: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定性观察各制剂在细胞内的转运过程,考察MNM的溶酶体逃逸和线粒体靶向能力。

②MNM的肝组织靶向性研究:取ICR小鼠60只,分为2组,分别尾静脉注射不同制剂,在给定的时间点处死,并取小鼠脑、心、肝、脾、肺、肾,用生理盐水洗净,滤纸吸干,称重,加2倍量生理盐水制成匀浆,-20℃保存,备用。利用UPLC-MSMS测定组织中的药物浓度。计算其靶向参数,评价其靶向效率。

意义:从细胞和动物水平考察了MNM的肝靶向性,对全面评价MNM的功能,阐明该类载体的体内转运过程,揭示其在肝脏转运的分子细胞学机理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开发高效、低毒的肝靶向递药系统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文献综述

寡肽药物结合物用作前药在药物递送中的应用

史玉婷

摘 要 临床实践证明,治疗性化合物的共价修饰是设计出治疗功效增强的前药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这种前药策略依赖于药代动力学性质和给药途径优于其母体药物的的修饰药物。自组装前药代表了一类新兴的治疗剂,能够自发地在水溶液中结合成明确的超分子纳米结构,其中包含寡肽药物结合物。除了改善药物溶解性、延长其在体内作用时间等优点之外,以寡肽作为靶向配体构建的肿瘤靶向药物对实现抗肿瘤药物的靶向递送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在该综述中,我们将讨论寡肽药物结合物的发展情况,概述前药设计的指导原则,总结其在药物靶向递送中的应用,为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案:

1.MNM的体外转运行为研究

(1)溶酶体逃逸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工作计划

2022年1月上旬-2022年1月中旬 课题初定

2022年1月中旬-2022年1月下旬 计划实验

2022年1月下旬-2022年2月上旬 实验制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难点与创新点

目前国内外关于多肽药物结合物(PDCs) 的修饰及体内转运行为研究较少,已有的文献集中于体外 PDCs自组装行为以及细胞毒性的研究,且仅由 PDCs 构成的纳米药物在靶向特异性、长循环性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对 PDCs 自组装形成纳米药物后的体内转运机制、靶向机制和入胞机理缺乏深入的实验资料。

①本课题创造性地利用多肽合成原理和超分子自组装理论制备多功能纳米药物(MNM)解决了传统的通过物理包埋载药的载药量低、稳定性差等问题。并通过CLSM定性观察了MNM的体外转运行为。

②创新性地设计并合成功能性生物大分子,并利用超分子组装理论修饰 DOX-PDCs,赋予其多功能性,构建 MNM,极大地拓展了PDCs的功能和应用范围,为实现PDCs的特异性肝靶向治疗构建了广阔的平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