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如今社会的市场环境里,无论哪个国家想要取得经济上的成功,都需要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体系。亚洲的金融危机和美国安然事件,都与企业治理结构和机制上的缺陷有关。公司治理不仅和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在我国,公司治理研究大多是比较关注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却缺乏了对中小企业公司治理进行系统的研究,而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日益突出,对于中小企业治理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大量企业公司治理的国内外文献中,基本上都是利用大企业或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很少利用中小企业案例进行研究,考虑到大多数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性,利用具有典型性的中小企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有关实证研究具有实用价值。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关键问题:
1、中小企业治理结构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2、中小企业治理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所谓企业的治理结构就是为了实现企业最佳的经营业绩,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在信托责任的基础上相互制衡的结构性安排。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趋势比较可观,并且推动了市场化的进程。
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啜华和李素英(2009)认为:中小企业一般指的是规模较小或者是正处于创业和成长阶段的企业。中小企业的特点包括独立核算与自负盈亏;独立所有与自主经营;其规模在行业中相对比较小, 但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很大的作用[1]。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与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保证正常价格的形成、确保经济稳定、维护市场竞争活力、保障充分就业的前提和条件。中小企业已经成了国民经济的支柱,加速中小企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公司治理模式可以给国内借鉴。张旭(2009)有研究:德国中小企业治理结构理论基础是把公司的活动看作职工和管理层之间的合伙行为。美国中小企业的治理特征是企业的权力集中在出资方,企业通常不设立专门的监事会。企业中的小股东比较少关心公司的经营管理,而董事会成为了公司的主宰,董事会中心成为了常态[2]。根据国外的经验,可以给我国一定的启示,要完善我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规章制度,在技术指导上给中小企业一定的帮助,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完善我国的财政税收政策,建立专门的政策性银行以解决资金方面的问题。
4. 研究方案
通过理论成果,本文试图调研发现中小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研究对中小企业治理结构问题的对策。
研究方法:主要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框架:
5. 工作计划
1)查阅与中小企业治理结构、内部控制、融资问题及对策相关的资料;进行文献的阅读及整理,写出文献综述;
2)根据文献理论回顾,进行理论分析,初步建立分析框架;
3)进行实地调查及访谈;案例分析,比较分析;进行研究课题最终成果的撰写工作;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