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大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利用其控制地位,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现象比较多而且占款金额巨大,严重威胁我国上市公司的生存及成长能力。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是指现阶段资本市场存在的大股东凭借其控股地位侵占上市公司资源的现象,它与我国新兴资本市场的各种制度缺陷相伴而生。一些上市公司的大股东通过直接借款、拖欠货款等多种方式,长期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甚至恶意掏空上市公司。
大股东占款使得上市公司资金长期无法使用,不但会使上市公司缺乏营运资金,而且还会影响到上市公司的财务结构,严重的会导致上市公司陷于经营困境,沦为 PT 或 ST 公司。大股东占款行为严重损害了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和经营效率,进而危害了整个证券市场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大股东占款,是指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行为。但#8220;侵占#8221;二字不足以揭示大股东占款行为的样态,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法规的规定,大股东占款是指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具有下列行为之一者:有偿或无偿地拆借上市公司资金;通过银行提供委托贷款;上市公司委托大股东进行投资活动;上市公司为大股东开具没有真实交易背景的商业承兑汇票;上市公司代大股东偿还债务;上市公司为大股东垫支工资、福利、保险、广告等期间费用;上市公司代为承担成本和其他支出以及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方式等。
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利用自己的控制权,强行将上市公司的资金据为己有,并通过关联交易、担保等手段侵占上市公司利益,造成一些上市公司经营困难。因此,解决大股东占款问题对我国上市公司来说已迫在眉睫。
该论题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Joh(2003)研究发现,韩国公司的盈利能力与企业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而且上市公司受集团公司控制会减少公司的盈利。
Jiang,G.H.,Charles M.C.Lee,H.Y.(2005)研究发现,控股股东从上市公司中取得的借款也是控股股东侵占小股东的手段之一,公司报表中的其它应收款项目能够反映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况。通过研究他们还发现,大股东的掏空行为降低了公司的会计收益和市值,并且显著增加了上市公司沦为ST 公司的可能性。
国内学者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进行各种利益输送的现象。唐宗明、蒋位(2002)研究发现,我国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的程度远远高于英美国家。而且拥有多数股权的大股东往往会得到高于他所持股份比例并且比其他股东多的额外收益。这部分额外的收益就是大股东利用控制权为自己谋求的私有收益,也就是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获得的收益。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撰写、提交、修改开题报告第七学期(第10到12周)2、撰写、提交论文初稿和中期检查表 第七学期(第18到20周)
3、反复修改论文并提交修改稿(二稿、三稿),提交外文文献及译稿第八学期(第4到9周)
4、重复率检查,提交论文定稿版第八学期(第8到10周)
5. 参考文献
[1]白重恩,路江涌,陶志刚.国有企业改制效果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6(8)
[2]楚天舒.切实解决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J].中国金融,2006(10)
[3]陈晓,仲娜.上市公司利用新会计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研究[J].财会月刊,2008 (5):50-56.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