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28 09:38:5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是推动政府部门高效持续稳定运作的引擎,是政府部门管理一切要素的基础。一套科学完善的政府部门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可以有效地减少和规避政府风险,提高政府部门的运作效率,改善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水平,更好地履行政府部门的职责。世界许多国家为提升国家竞争力, 都把政府再造作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策略,建立健全政府部门的内部控制。目前,我国对政府内部控制的研究起步较晚,其研究成果较少。对于政府内部控制的研究还停留在相关概念的辨析和对国外经验的总结阶段。其内部控制实践更是滞后于预算管理体制的发展和要求,不利于其职能转变、风险防范。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政府部门内部控制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来对我国的政府部门的内部控制提出规范和改进建议。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一、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

二、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英国等国家是比较早关注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的国家,也是当今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相对健全、完善的国家。从1948 年美国审计总署(GAO)成立会计系统局到半个多世纪的改革,美国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框架基本建立,并逐步趋于完善。其中影响较大的还有预算管理总局2004 年修订的 《预算管理总局通告A-123:管理层的内部控制责任》和美国审计总署1999 年发布的全新的、基于风险导向和业绩导向的《联邦政府内部控制准则》。除此以外,2001 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公共部门委员会发布《公共部门治理-管理层视角》的报告,为各国政府提供了有关政府治理的最佳典范,其内容突出了内部控制思想。2004 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吸收COSO 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公共部门管理特点,在《公共部门内部控制准则指南》中特别增加了#8220;风险评估#8221;内容,说明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强调了政府部门风险评估的重要意义,规范了公共部门如何开展风险评估。此外,INTOSAI 还提出由行为准则、组织架构与程序、控制活动、对外报告构成的政府部门最佳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应成为实现良好政府治理的关键要素。总结国外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研究结果及其发展趋势,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1.通过法律形式确定内部控制责任2.内部控制执行主体多元化3.更多关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控制环节4.重视通过法律确立政府内部审计制度及开展胜任能力的建设5.重视发挥政府审计的外部监督和对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的建设性作用。

我国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公司治理与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建设发展、内部控制概念辨析和界定、构建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发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我国对政府内部控制的研究起步较晚,其研究成果较少。对于政府内部控制的研究还停留在相关概念的辨析和对国外经验的总结阶段。从文献资料来看,国内涉及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的理论性著作不多,且集中于审计视角和会计控制视角。是在该研究还尚不成熟时期,对概念进行辨析和确立,并且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来启示我国的理论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是,仅对基础理论进行研究是不够的,还远跟不上我国的实践发展需要。因此,应对政府内部控制的框架、相关流程、实践应用等做详细研究,以此来对实践有所指导。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搜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2022年12月);

(2)深入研究资料,撰写论文提纲(2022年1、2月);

(3)撰写论文初稿(2022年3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刘永泽,张亮. 我国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构建研究[J]. 会计研究,2012,(1):10-19.

[2]张庆龙. 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的主体、客体与构建原则[J]. 中国内部审计,2012,(6):22-2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