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制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形成了公有制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市场主体的多样化,使得社会主义市场中的经济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确立和发展,使会计工作处在了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中,对会计的发展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彰显了其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随着迅速融入经济全球化,我国会计行业面临着国外优势国际会计公司的强大冲击。在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没有会计职业道德约束的会计工作者将被剥夺参与资格,没有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企业将很难逃脱破产的厄运。会计职业道德合约的实施需要在自我履行和强制履行之间取得一种恰当的平衡。前者主要包括终止交易、自我管制和声誉机制,后者主要包括独立管制、政府管制和法律责任。现代化的管理理论强调伦理道德的重要性,这也体现了人本管理的必然发展方式,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道德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要以诚信为最基本的要求,通过不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来构建整个会计领域的职业道德,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优势社会发展的需要。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国际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
国际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发展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会计信息失真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我国的相关著作、论文
我国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高峰期:一是 1996 年中注协发布《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以后;二是 2002 年我国#8220;银广厦#8221;、美国#8220;安然#8221;事件以后。在这两个阶段都涌现了一大批针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专著和学术论文,其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1999 年 8 月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陈汉文博士论文《注册会计师职业行为准则研究》,作者在书中比较了美国、国际会计师联合会、香港会计师联合会、我国 CPA 职业道德规范,并提出了我国 CPA 行为准则的基本框架。北大出版社 2001 年出版的王立彦等人所著的《会计师职业道德与责任》介绍了注册会计师及会计职业的演变及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2002 年 4 月东北财大出版社出版的陈刚的《会计道德研究》系统阐述了会计道德理论基础并构建了包括会计道德原则、会计道德规范和会计道德范畴在内的会计道德规范体系。2002 年财政部重点会计科研课题《会计职业道德与自律机制研究》分析了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对各国及主要机构的会计职业道德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建设的有关建议。这些著作都对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的构建起了积极的作用。
2、国外相关研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文以规范研究为主,在引用前人的研究结论上展开论述,先进行一般理论分析,后提出实践措施,并大量运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
在会计职业的概念界定上主要使用了文献收集法,在会计职业的历史演变及各国各时期的会计职业道德内涵研究上主要使用了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
本文的结构体系主要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进行的。论文的研究思路是:对会计职业及会计职业道德做简要分析,然后分析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5. 参考文献
[1]裴俊红.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
[2]高路路.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
[3]秦淑华.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J]. 会计师,2011,02:14-16.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