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准则下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手段分析开题报告

 2023-01-14 12:46:0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率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前行,股利其他企业执行。这是中国会计领域乃至整个经济领域的一件大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放眼国内,从我国证券市场产生以来,就不断暴露出上市公司通过恶意操纵利润,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重大案件。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利益驱动,利润是企业的生命线,对于利润操纵者而言,利润操纵的收益远远大于利润操纵的成本,只要利润操纵的陈本低于利润操纵的预期收益,他们就有#8220;博弈#8221;的冲动和理由,利润操纵现象也就不可避免。因此,在我国以及国外的上市公司中,利润操纵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上市公司通过利润操纵提供的是被歪曲的、被包装的财务信息,它会误导投资人的投资决策,危及债权人的资金安全,激化社会矛盾。

在充分考虑了中国特殊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后正式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将有力地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和会计行为,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同时,也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财务报表数据,甚至出现新的利润操纵手法和现象,例如:流动资产的跌价减值准备仍然可以转回;通过不恰当地使用公允价值来操纵利润:利用债务重组收益可以导致上市公司扭亏增效;利用借款费用粉饰利润等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和关键问题: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有关理论问题研究,在新会计准则下引发的新的利润操纵手段,主要包括:公允价值的全面引入,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准则、无形资研发费用资本化与无形资产摊销、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扩大、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和估计变更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等具体准则可能成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手段。

提纲:(1)新准则下利润操纵的原因 (2)新准则下利润操纵的常见方法 (3)防范对策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利润操纵问题是目前备受关注的话题,因为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会直接影响到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社会公众等信息使用者的切身利益。因此,国内外学者已经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进行了较为广泛而深入研究,在此对一些典型的研究成果进行如下综述。

1.国外研究进展

1) 研究利润操纵动机:Fields,M.A,KeyS,P.Y.实证验证了利润操纵的存在性以及管理层进行利润操纵的动机;由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ACFE)的创始人、现任美国会计学学会会长史蒂文.阿伯雷齐特提出的企业舞弊三角理论,也是目前最为公认的舞弊动因论。2)利润操纵的识别研究:国外会计学者对投资者是否能识别上市公司的操纵盈余的行为做出了大量研究,大部分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不能很好识别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的行为。3)公司治理结构与利润操纵关系考察:Yeo,GH.H,ets(2002)研究了公司治理与外部证券持有者是如何影响公司盈利信息容量的。LanfengKao\AnlinClnen(2004)研究了董事会与利润操纵之间的关系,发现董事会规模越大,利润操纵程度越高;更多的独立董事会降低公司利润操纵程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采用分析法、引用法、列举法进行规范论文写作。2.收集资料了解新旧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分析企业可以从哪些方面操纵利润,查找企业操纵利润的案例进行研究,最后思考防范对策。

5. 参考文献

[1]戴桂荣.浅析新会计准则体系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6(08)

[2]刘晓波;王钥.云南绿大地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研究.[J].会计之友2013(05)

[3]黄良杰.浅谈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行为[J].财会月刊2010(0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