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012年1月,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在上海市拉开序幕,试点行业为交通运输业(暂不包括铁路运输)和部分现代服务业。2013年8月,该试点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且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发行等。2014 年1月,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被纳入试点范围,至此交通运输业全部实行#8220;营改增#8221;。 2014年4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决定自2014年6月起将电信业纳入#8220;营改增#8221;试点范围。
随着#8220;营改增#8221;试点的不断推进,地方税体系中收入规模最大、最为稳定的营业税的征税范围正逐渐缩小,其主体税种缺失的问题将更加凸显。长期以来,对地方政府而言,营业税都是其重要收入来源,而属于中央地方共享的增值税的收入规模则相对较小。所以,一旦将原本课征营业税的项目改为课征增值税,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将会出现明显下降。而且,#8220;营改增#8221;作为我国结构性减税的重要举措之一,若考虑其减税因素,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减少将更加明显,其依靠现行地方税体系筹集收入以提供公共服务、履行政府职责的能力将进一步降低,地方财力也会更加紧张。也就是说,#8220;营改增#8221;政策的实施使得营业税在地方税体系中逐渐丧失主导地位,使其不再有能力担起主体税种的重任,从而导致地方政府的财力受到一定影响,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将进一步扩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的选择与培育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也就势在必行。通常而言,地方税主体税种是在地方税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其收入来源稳定,能为地方政府及其各职能部门的正常运转提供保障。地方税主体税种往往还具备税源充足、调控能力强、征管便利等特征,如果缺失,不仅地方政府通过地方税组织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的能力受到影响,而且地方政府职能的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来研究#8220;营改增#8221;背景下地方税主体税种的选择问题:
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阐述研究背景及意义,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介绍文章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等基本情况。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在确立地方税主体税种的问题上,国外学者的研究角度主要集中在各级政府间的税收划分上,他们的研究在理论上为地方税体系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是地方税主体税种研究的基本点和出发点。
Musgrave,Richard A(2013)认为,根据地方税所应具备的特点,适合划归地方政府的通常是具有周期稳定性、收入起伏不大的税种,或课征于非流动性生产要素的税种,以及依附于居住地的税种,而受益性税费则适用于各级政府。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文献综述法: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本文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营改增后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的选择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2、比较分析法。分税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比较我国与西方分税制国家在选择地方税主体税种时的差异,并分析各方利弊,对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的确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缺失的现状,通过对相关数据的计算和处理,对有潜力的税种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是否能够将其培育为地方税主体税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地方税体系的政策建议。
5. 参考文献
[1] 杨卫华,严敏悦. 应选择企业所得税为地方税主体税种[J]. 税务研究. 2015(02)
[2] 葛静. #8220;营改增#8221;后重构我国地方税体系的思路和选择[J]. 税务研究. 2015(02)
[3] 林颖,欧阳升. 零售消费税:我国现行地方主体税种的理性选择[J]. 税务研究. 2014(12)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