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国际比较与借鉴开题报告

 2023-01-13 18:02:3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理由:

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变化巨大,居民收入大幅上涨,但个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过去十几年当中,我国的基尼系数普遍在0.45以上,均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个人所得税的对居民的收入再分配职能体现的不够突出。我国也通过不断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来修正其中的弊端。2018 年8 月31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 并在2018年12月2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暂行办法将伴随新修订的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建立了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对部分劳动性所得实行综合征税,优化调整了税率结构,提高了综合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设立了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并相应健全了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引起全社会各界对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新一轮的关注。

意义:

税前扣除制度作为个人所得税税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纳税人应纳税所得额的大小,通过充分考虑不同纳税人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扣除项目及标准,从而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税前扣除额及项目只有符合税收公平原则,才能较为合理地体现个人支付能力的不同,实现纳税公平。可以这样说,个人所得税法的完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税前扣除制度是否完善。因此结合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向,通过对我国现行个税税前扣除制度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及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对设计科学合理的税前扣除制度进行建议,使个人所得税在分配收入上起更好的调节作用,实现纳税公平,提高税收效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内容:

对我国现行个税税前扣除制度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对设计科学合理的税前扣除制度进行建议

解决的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现状:

我国个人所得税发展历史相比西方国家较短,但是发展迅速。通过对国内期刊、文献的查阅和整理,在研究内容上,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三类:一是对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的研究;二是对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的研究。

一、关于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10日(本学期第十三周)——完成选题工作;

2.2022年11月30日前——完成开题工作;

3.2022年3月17日前——完成初稿和中期检查工作;

4.2022年5月5日前——完成论文修改、定稿、外文文献翻译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盛常艳,薛兴华,张永强.我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制度探讨[J].税务研究,2018(11):48-52.

[2]刘水林.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J].纳税,2018,12(30):1-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