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冰雹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具有局地性强、发生突然、强度大等特点,对农业、建筑、交通等行业造成严重损害,给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损失。
因此,开展冰雹谱分布及对流有效位能与降雹相关性研究,对于揭示冰雹形成机制、提高冰雹预报准确率、减轻冰雹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冰雹的研究一直是气象学领域的热点和难点,国内外学者在冰雹谱分布、对流有效位能与降雹关系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在冰雹谱分布特征方面,利用地面观测资料、雷达资料等,分析了不同地区冰雹谱的分布规律,发现冰雹谱参数与地理位置、天气系统、地形等因素密切相关。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1.收集整理我国近年来冰雹个例资料,包括地面观测资料、雷达资料、数值预报产品等。
2.分析我国冰雹谱分布特征,包括不同地区、不同天气系统下冰雹直径、频次、累积冰雹质量等参数的分布规律。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统计分析、数值模拟和个例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冰雹谱分布及对流有效位能与降雹相关性进行研究。
1.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整理我国近年来冰雹个例资料,包括地面观测站的冰雹直径、降雹时间、降雹量等数据,以及雷达观测的反射率因子、径向速度等数据。
利用气象数据软件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处理,建立可靠的冰雹个例数据库。
5. 研究的创新点
1.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天气系统下,精细化分析冰雹谱分布特征,揭示其时空变化规律,为冰雹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警提供更精确的科学依据。
2.结合降雹天气过程的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等气象要素,深入探讨不同地区对流有效位能与降雹关系的差异,揭示影响降雹的关键气象因子,为提高冰雹预报的准确性提供新的思路。
3.尝试建立基于冰雹谱特征和对流有效位能的冰雹预警指标,为冰雹预警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提高冰雹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孟雪峰,杜秉玉,张佃国,等.基于雷达资料的冰雹云物理特征和降雹机制分析[J].气象,2020,46(05):584-596.
[2] 张芳,周毓荃,薛峰.近50a中国冰雹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J].气象,2019,45(05):608-619.
[3] 郭学良,冯锦明,王慧.中国冰雹云物理结构特征统计分析[J].大气科学,2018,42(05):1060-1075.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