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F模式对2018年1月江苏两次暴雪过程的预报水平评估开题报告

 2024-07-02 11:07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暴雪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具有降雪量大、持续时间长、积雪深度厚等特点,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准确预测暴雪过程对于防灾减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是暴雪预报的重要工具,其中,WRF(WeatherResearchandForecastingModel)模式作为新一代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以其高分辨率、多物理方案选择等优点,在暴雪预报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WRF模式对暴雪过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利用WRF模式进行暴雪预报方面做了大量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主要内容

1.收集并分析2018年1月江苏两次暴雪过程的观测资料,包括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高空探测资料、雷达资料和卫星云图等,为WRF模式提供初始场和边界条件,并作为模式预报结果的检验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数值模拟、统计分析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收集资料:收集2018年1月江苏两次暴雪过程的观测资料,包括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高空探测资料、雷达资料和卫星云图等。

2.数据预处理:对收集到的观测资料进行质量控制和处理,建立适用于WRF模式的初始场和边界条件数据。

3.数值模拟:利用WRF数值模式对2018年1月江苏两次暴雪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选择合适的物理参数化方案,并设置合理的模拟区域、模拟时间和模式分辨率等参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1.针对性地选择2018年1月江苏两次暴雪过程进行个例研究,精细化分析WRF模式对该地区暴雪过程的预报能力,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

2.结合江苏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对WRF模式的参数化方案进行优化,以提高模式对该地区暴雪过程的模拟精度。

3.分析WRF模式对两次暴雪过程不同发展阶段的预报偏差,揭示模式在模拟暴雪发生、发展和消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改进模式提供参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陈静,智协飞,李丽平,等.基于CFSR资料的WRF模式对淮河流域暴雨模拟性能评估[J].水科学进展,2018,29(05):680-691.

[2] 黄安宁,周小琳,李丽平.WRF模式对梅汛期持续性暴雨数值模拟的适用性研究[J].大气科学,2017,41(03):594-611.

[3] 魏娜,郭品文,薛晓颖.基于WRF模式的秦岭地区一次区域性暴雨数值模拟研究[J].高原气象,2017,36(06):1003-101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