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人们步入老年后随着身体机能的退化,很多人都需要长期的照料和护理服务,如何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介护需求,是当今社会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议程。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且作为我们的邻国在经济发展模式,文化观念等方面上与我国有众多的相似之处,2000年日本就正式推出了介护保险制度,建立起完善的介护保障体系,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其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建立介护保障体系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关于老年介护体系,国内外均有丰富的研究文献。国内文献综述:(1)许佳(2019)认为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我国目前的养老机构数量少、水平不高,缺乏专业护理人才。因此,有必要完善相关制度,加强管理。(2)张峰(2022)认为我国目前试点的护理保险制度面临严峻问题和服务升级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参考日本的“护理预防”制度建立适合国情的老年失能预防体系建议转变老年失能保障的社会理念,建立科学统一的预防服务评价制度。国外文献综述:(1)杉浦真一郎(2003)认为护理保险制度促进了养老产业的发展,市场私营养老院增多,激烈的市场竞争可以为老人提供高性价比的护理服务。(2)佐藤信人(2022)认为,护理保障制度的实践理念应该是“珍惜国民(人)”,护理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护理工作者的辛苦,应该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
研究目的: 受小农经济和儒家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自古以来老年人的介护需求绝大部分靠家庭养老来满足,但如今时过境迁,以家庭养老为主的介护模式已不能适应越来越庞大的介护需求。本文分析日本介护体系的建立背景、内容、效果、不足以及历次的改革,为我国建立完善的介护体系提供借鉴。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从经济和社会这两个角度探讨日本介护保障体系建立的背景,日本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发展老年人社会保障事业的物质基础,但泡沫经济破裂后,日本的经济增长陷入停滞,政府已经没有办法持续应用财政资金提升老年人福利服务水平,与此同时,日本的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女性地位的提高使家庭的养老功能逐渐丧失,所以日本政府不得不建立介护保障体系来适应时代的发展。第二部分探讨日本介护保障体系的构成,从服务的利用和运行、服务的管理与提供、资金的筹措与寄付、介护人才的培养四个方面进行解读,该体系的保险人为市町村,保障对象为40岁以上的日本全体国民,同时这也是筹资对象,提供护理服务的机构主要由社会福利团体、地方公共团体、和医疗机构等组成。日本的介护基金由政府、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被保障人在需要介护服务时,一般只承担费用的10%,不过有封顶制,超过部分需自理。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关键,日本政府在介护人才的培养上也付出了诸多的努力。第三部分探究日本介护保障体系带来的成效与目前存在的问题,该体系减轻了家庭的养老负担,促进了养老产业的发展,缓解了“社会住院”问题,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贫富阶层间被保险者的不公平加剧,市场化带来的弊端。第四部分为日本介护保障体系对中国的启示。我国在快速老龄化的背景下应出台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因地制宜地推进,鼓励各方力量参与介护服务的事业中,重视专业化人才的建设和科学标准的制定。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以日本介护保险为对象,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的专著和论文,另外还通过日本厚生省等官方渠道了解了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文件。(2)历时研究法。本文通过收集日本介护事业发展的历史资料,从历时性的角度总结出日本实行介护保险制度的历史背景。
研究步骤:首先通过cinii、知网等网站和图书馆查阅中国和日本在老龄化、介护等方面的资料,深入了解日本介护保障体系建立的经济和社会背景后,再去剖析体系的构成和运行,重点为有哪些主体,服务怎么展开,资金如何筹措以及后面的发展改革,明白其运行逻辑后才能知道其带来的成效和依旧存在的不足,最后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建议,助力中国养老事业的发展。
4. 参考文献
[1] 杉浦真一郎.介護保険制度による事業者間競合とサービス事業の展開——石川県穴水町の訪問介護を事例として—— [J]. 地理学評論, 2003 ,(7): 497-521.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七学期:
(1)7-11周: 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
(2)15-18周: 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