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消费空间产出效率及其时空演变分析——来自长三角地区的证据开题报告

 2023-02-25 12:14:1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当前我国已步入文化消费时代,文旅融合消费更是为社会所关注。

2020华侨城文化旅游节”相关数据发布:华侨城旗下各文旅企业累计接待游客超4000万人次,与去年同期持平。

旗下欢乐谷集团推出的欢乐潮玩节人气爆棚,仅10月31日活动首日,全国七地欢乐谷累计入园总人数超35万人次、总收入超5700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0%、84%,在2020华侨城文化旅游节收官之际掀起一波欢乐高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是对长三角地区文旅地产企业文化资本积累现状进行分析,第二是文旅企业文化资本积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第三是长三角地区文旅企业实践经验总结。

(二)拟解决的问题本文拟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文旅企业文化资本积累效率究竟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为基础,进行行业实践建议的研究。

(三)写作提纲:1.导论1.1研究背景1.2研究意义1.3研究方法1.4研究框架2.文献综述2.1 国内研究2.2 国外研究3.文化资本积累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以长三角企业为例3.1 现状评价3.2 指标解释3.3.影响因素分析4. 文化资本积累实践经验总结——以长三角地区企业为例5. 小结及政策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布迪厄首次提出了文化资本这一名词,之后在《资本的形式》中被指为另一个资本的形式。文化资本具有两个侧重点:一是强调“文化”,更加注重的是其中的思维、观念等文化所具备的特性(乔纳森特纳,2001:郝大海,2010);二是强调“资本”,更加注重的是文化资本在经济上产生的经济效益和价值增值作用(戴维思罗斯比,1999;克里斯多夫、肖莎娜,2003)。

近年来国外文化资本的研究,Tubadji和Nijkamp(2012)文化资本影响经济发展的效应分析及地域差异在其CBD(Culture-basedDevelopment)模型中,将文化资本视为一个地域内大多数居民的生活态度和偏好,主要是接受挑战和新机遇的能力,包括承受风险的倾向性。在不同的历史文化下,各地域间发展出不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进而形成各地域特有的文化遗产和风俗习惯,从而各区域间的文化资本差异巨大。而Marquis(2013)则将文化资本看做是由以往文化商品和服务的消费体验积累起来的文化价值存量,且文化商品兼具消费品和投资品两种性质。例如,文学作品既可以作为一种消费品买来阅读以获得感官享受,也可以作为一种投资品用来翻拍成电视剧和电影。国内关于文化资本的研究上处于起步阶段,并无统一的概念和界定。高波和张志鹏(2004)将文化资本同人力资本完全区别开,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是对特定操作技能的掌握,获得“怎么办”的知识,而文化资本告诉人们“为什么”的知识,是一种特定的价值观、态度及企业文化。熊皮特的企业家精神实质上是企业家在生产过程中投入了文化资本。价值观体系的扩展就是文化资本的积累与创新。而李沛新(2006)认为文化资本就是用于文化商品生产、运输和交换的价值积累,并依据文化的种类将文化资本分为三种类型:固体的文化资本(用于文化商品生产的被赋予文化意义的自然风光、地形地貌、山水河流、建筑等文化资源);产品的文化资本(用于文化商品生产的经过人们思维创造出来并依附于一定物质形态的文化符号资源);流动的文化资本(创造于人脑的尚未形成产品的思想理论、意识观念、创意等文化资源)。金相郁和武鹏(2009)承接李沛新的观点,将文化资本看做是以财富形式具体表现出来的、作为人类劳动成果的文化价值的积累。在此概念下,王云(2013)等将文化资本分为包括建筑和工业设计投资积累形成的创意资本;包括娱乐、文学或艺术原创类投资形成的版权资本;企业在品牌推广方面的广告投入积累形成品牌资本。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11日—2022年11月14日,确定主题及基本研究方法2.2022年11月15日—2022年11月30日,确定研究框架及文献综述原始资料查找。

3.2022年12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完成研究数据收集及初步分析4.2022年1月1日—2022年3月15日;完成影响因素分析及行业实践经验总结,撰写初稿。

5.2022年5月15日前对论文进行整体研究思路复盘、进行论文细节修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胡卫萍,胡淑珠.我国文化资源资本化现状及投融资路径[J].企业经济,2016(07):110-114.[2]曲如晓,曾燕萍.国外文化资本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16(02):100-108.[3]饶媛媛,徐进.基于文化资本化的景德镇陶瓷文化资源探析[J].陶瓷学报,2017,38(03):436-439.[4]谢永祥.阶层再生产的文化资本机制[J].上海教育科研,2021(03):5-11.[5]戴秋霞.论企业文化资本的积累[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04):57-59.[6]吕颖.旅游文化的资本化践行及意义——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为例[J].社会科学家,2021(05):63-67.[7]陈文苑,柏贵喜.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资本化:时代价值、实施路径及实践逻辑[J].贵州民族研究,2021,42(05):74-79.[8]林凯.文化资本视野下运河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研究——以淮安市为例[J].特区经济,2021(10):133-135.[9]曹晋彰.文旅融合的底层逻辑[J].人文天下,2020(19):35-37.[10]温婷,张贤.艺术场域下文化资本积累分析——以抗战时期广西桂林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1(11):78-79.[11]曲如晓,曾燕萍.国外文化资本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16(02):100-10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